書籍詳情
社會世界的意義建構
作者: 阿爾弗雷德·許茨
類別: 其它分類
狀態: 完結
《社會世界的意義建構》是建立在作者阿爾弗雷德·許茨持續多年的、對馬克斯·韋伯的理論著述的強烈關注基礎之上的。作者認為,雖然韋伯的探討是正確的,而且,他也以一錘定音的方式確定了社會科學的哲學的恰當的出發點,但是,他所進行的各種分析卻不夠深刻,因而未能奠...
最新章節
- 德、英、中主要術語對照表(請注意大寫英文術語和小寫英文術語之間的區別)
- 索引[1](主題條目隻涉及對相關論題的重要討論或者進一步討論)
- 英譯者
- 參考文獻[1]
- 第五十節 結論:對各種進一步的問題的概覽
- 第四十九節 社會科學中的客觀意義和主觀意義
- 第四十八節 理解的社會學對各種合理性行動類型的偏愛
- 第四十七節 客觀的或然性和主觀的或然性
- 第四十六節 意義適當性
- 第四十五節 因果適當性
- 第四十四節 理想類型在韋伯的社會學中發揮的功能
- 第四十三節 間接的社會觀察過程和社會科學中的知識問題
目錄
- 作者前言
- 第二版前言
- 第一章 陳述我們的問題——馬克斯·韋伯的基本方法論概念
- 第二節 馬克斯·韋伯關於有意義的行動的概念
- 第三節 變形自我的預先給定狀態和有關理解主觀意義的假設
- 第四節 對馬克斯·韋伯的“觀察性”理解概念和“動機性”理解概念的批判
- 第五節 主觀意義和客觀意義
- 第六節 轉向分析構造過程對“把意義賦予某種活動”的概念的澄清
- 第二章 經過體驗的有意義的經驗在建構者自己的意識流之中的建構過程
- 第八節 胡塞爾的賦予意義經驗和行為概念
- 第九節 行動概念。設計和未來誌向
- 第十節 有意識的行動及其明證
- 第十一節 自願性行動和有關選擇的問題
- 第十二節 概要:從其原初意義上來看的意義的本質
- 第十三節 對第一種意義概念的引申:對意義的注意性修正過程
- 第十四節 進一步的引申:經過體驗的經驗的各種形態。意義脈絡和經驗脈絡
- 第十五節 對經驗世界的建構過程及其按照各種圖式進行的安排過程
- 第十六節 作為解釋圖式而存在的各種經驗圖式。自我說明過程和解釋過程。問題和旨趣
- 第十七節 作為意義脈絡的動機形成脈絡。(一)“目的”動機
- 第十八節 作為意義脈絡的動機形成脈絡。(二)真正的原因動機
- 第三章 有關主體間際理解過程的理論的奠基過程
- 第二十節 與我自己的意識流同時發生的他人的意識流
- 第二十一節 有關理解他人的普通概念的各種含糊之處
- 第二十二節 真正的主體間際理解過程的本性
- 第二十三節 表達性運動和表達性活動
- 第二十四節 指號和指號係統
- 第二十五節 意義的確立和意義的解釋
- 第二十六節 溝通過程的意義脈絡。要點重述
- 第二十七節 主觀意義和客觀意義。產物和明證
- 第二十八節 補充:有關主觀意義和客觀意義的理論在文化科學領域之中的幾種運用
- 第四章 社會世界的結構:直接經驗的社會實在的領域,同時代人的領域,以及前輩的領域
- 第三十節 馬克斯·韋伯的“社會行動”概念。他人取向和影響他人的過程
- 第三十一節 韋伯的社會關係概念。取向關係和社會互動
- 第三十二節 社會互動的動機形成脈絡
- 第三十三節 麵對麵情境和我們關係
- 第三十四節 對麵對麵關係的分析
- 第三十五節 直接的社會觀察過程
- 第三十六節 從直接社會經驗到間接社會經驗的轉化過程。各種持續存在的社會關係
- 第三十七節 作為理想類型的同時代人。他們關係的本性
- 第三十八節 理想類型的解釋圖式的建構過程
- 第三十九節 同時代人的世界的各種匿名性程度。理想類型的具體性
- 第四十節 存在於同時代人和間接社會觀察過程之間的各種社會關係
- 第四十一節 作為社會世界的一種維度的過去
- 第五章 理解的社會學的某些基本問題
- 第四十三節 間接的社會觀察過程和社會科學中的知識問題
- 第四十四節 理想類型在韋伯的社會學中發揮的功能
- 第四十五節 因果適當性
- 第四十六節 意義適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