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世界的意義建構

第四十七節 客觀的或然性和主觀的或然性

字體:16+-

韋伯曾經對兩種或然性進行了區分,亦即對主觀的或然性和客觀的或然性進行了區分。客觀的或然性存在於下列事實之中,即某種行為是可以在根本不考慮行動者的各種主觀經驗的情況下,被設想成既具有因果適當性,又具有意義適當性的。因此,客觀的或然性是一種解釋範疇。另一方麵,主觀的或然性則僅僅被用來表示主觀意義脈絡所具有的或然性——換句話說,它僅僅被用來表示“被預期的意義”的或然性。主觀的或然性是從行動者的觀點出發展望未來。它所描繪的是某種在未來已經結束、已經完成的事情——或者就像我們曾經表達過的那樣,它是通過將來完成時態來描繪這種未來的事情的。從最寬泛的意義上來說,主觀的或然性與期望是同義詞;因此,它所表示的是設計的或然性、是針對這種設計的目標的各種未來誌向所具有的或然性。因此,對於任何一位行動者來說,隻有主觀的或然性才能在他計劃即將進行的行動的時候被歸因於每一種設計。此外,所有各種目的動機都具有主觀的或然性——當我們說所有各種行動都是“有取向”的時候,我們已經把這個事實隱含在其中了。

另一方麵,真正的原因動機隻可能具有客觀的或然性。這隻不過是用於表述下麵這種觀點的另一種方式而已,即隻有當原因動機被根據意義適當性和因果適當性而建構得具有操作性的時候,人們才能認為它具有操作性。在這裏,外在的觀察者的地位和行動者的地位從原則上來說並沒有什麽不同。行動者隻有通過某種自我觀察過程,才能發現他那些真正的原因動機。在這種情況下,被當作材料來看待的要麽是他那已經完成的活動,要麽是他的目的動機,因此,他試圖通過過去完成時態來加以描繪的,隻不過是那有可能在更加遙遠的過去曾經導致他進行了如此這般的計劃,抑或導致他做出了如此這般的舉動的體驗而已。當然,在尋找這樣一種體驗的過程之中,他也會使用有關適當性的標準,而這樣的標準則會涉及某種客觀的意義脈絡。因此,活動的真正的原因動機究竟是否得到了識別,這是一個與客觀的或然性有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