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內在綿延現象。保持和再現
讓我們從考慮柏格森所進行的、對生活在經驗流之中和生活在空間-時間世界之中的區別開始。柏格森使內在的綿延流,即作為某些異質性的特性的持續不斷地產生和消逝的durée,與同質性的、空間化的、量化的和以不連續的方式被表達出來的時間形成了對照。在“純粹綿延”之中既不存在各個部分的“並列”、不存在這些部分的相互外在性,也不存在任何可分性,而是隻存在著某種持續不斷的流、存在著某種由諸意識狀態組成的流。不過,“諸意識狀態”這個術語在這裏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因為它會使人們回想起各種與空間世界及其各種實體有關的現象之中的某種現象,諸如各種意象、感知對象,以及各種物理對象。實際上,我們通過綿延過程所經驗的並不是某種不連續的和清晰可辨的存在,而是某種持續不斷的、從一個現在如此到另一個新的現在如此的轉變過程。意識流從來就不曾被反思之網完全地把握過。從根本上來說,作為理智的一種功能而存在的反思從屬於日常生活的空間-時間世界。我們的經驗的結構會由於我們究竟是順從這種綿延流,還是停下來對它進行反思,努力把它區分成各種空間-時間方麵的概念,而有所不同。比如說,我們可以把移動當作某種持續不斷地發生變化的多樣性來經驗——換句話說,當作我們的內心生活的某種現象來經驗;另一方麵,我們也可以把這同一種移動當作存在於同質性空間之中的某種可分的事件來設想。然而,在這裏的後一種情況下,我們並沒有真正地把握這種永遠都在不斷產生和不斷消逝的移動的本質。毋寧說,我們所把握的移動已經不再是移動、不再是自然而然地進行的移動——簡而言之,已經不再是移動本身,而隻不過是被貫穿的空間而已。現在,我們也可以按照這雙重的方麵,考察一下人們進行的各種活動。我們既可以把它們看作一些不斷延續的意識過程,也可以把它們看作已經凝固的、空間化的和已經完成的活動。這種雙重方麵不僅在各種超驗的“時間對象”[1]那裏表現出來,而且在一般性的經驗之中也是隨處可見的。通過其對內在時間意識進行的研究,胡塞爾已經把它那更加深刻的基礎確定並揭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