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亡”在這裏讀wú。“弟子孰為好學”,這個問題魯哀公也問過。我猜測有可能是編《論語》的人搞錯了,讓同樣的話出現在兩個人的口中。畢竟無論是季康子問孔子,還是魯哀公與孔子說話,編《論語》的人都不一定在現場,有可能是編寫的素材出現了謬誤。
孔子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顏回四十一歲就去世了,他比孔子小三十歲,所以說這句話的時候,孔子已經超過七十一歲了,很快就要去世了。
這段內容的解讀也可以參考“魯哀公問”的內容,在那部分內容中,孔子說“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遷怒,不貳過”基本上就是《論語》中對於好學的定義了。遷怒和好學之間有關聯嗎?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最難得的學習機會,而當你遷怒於人,認定不是自己的問題時,這個學習機會就喪失了。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會產生認知失調。比如,我這麽優秀的人怎麽會做這麽愚蠢的事?發生了這種認知失調之後,為了緩解心中的不舒服,就要對認知進行調整,最快的方法就是指責別人。比如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動輒罵孩子,就是緣於認知失調,將自己的挫敗感、無力感遷怒於孩子身上。在職場中,老板罵下屬也是一樣的,越是感覺無助,越是喜歡罵人,因為隻有對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我們才會產生憤怒。
不恐懼的人不會生氣,所有的憤怒都是來自對自己無能的恐懼。舉個例子,《西遊記》中的如來從來不發脾氣,因為他知道,哪怕孫悟空鬧翻天,也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遷怒導致我們失去了一個反思自我的機會。而隻有願意反思,做到不遷怒,才能改進自身,才能“不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