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貢問孔子:“如果鄉裏的人都喜歡一個人,這個人是不是就算是一個好人?”孔子說不一定。
子貢接著問:“那如果鄉裏的人都討厭他,我們是不是就能夠看出來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孔子說不一定。
孔子補充說,在鄉黨裏,好人都喜歡的、壞人都討厭的人,才基本上可以判斷是好人。
孔子特別討厭“鄉願”,他曾說“鄉願,德之賊也”“惡紫之奪朱也”。“鄉願”看起來很像聖人,實際上是和稀泥的老好人,走到哪兒都說沒問題,對誰都表示支持。有一句俗話描述,叫“樹葉掉下來怕打破頭”。誰都不得罪的這種人,很容易被人們誤以為是聖人。如果整鄉的人都說某個人好,孔子就懷疑此人很有可能是個“鄉願”,不做實事,到處賣好。
如果一個人性格張揚霸道,願意做事,但是可能不擇手段,也招人恨。有一句話叫作“不打籃球的人不會犯規”,但是打籃球不能惡意去犯規。所有人都說某人壞話,鄉人皆惡之,那這個人的工作方法肯定有問題,甚至從根本上說,他做的事就是錯事,所以這種人也不行。
隻有那些被有分辨能力的人給予認可,被鄉裏名聲不好的人排斥的人,才是個好人。
孔子說的這句話很好理解,隻是我覺得其中的道理不太具有可操作性,因為善與不善難以區分。另外,也有很多人因為羊群效應,沒有自己的判斷,會盲從別人的觀點,所以這部分跟風的意見,實際上沒有價值。
對鄉裏的人進行輿論管理,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是那些發布輿論的人,我們沒法評判他們的好壞。他們有可能是好人,但他們糊塗,所以發布了錯誤信息;或者也不糊塗,但他們掌握的信息不對稱……社會中的問題很複雜,有可能出現偏差,所以很難依照簡單的標準來評判好或者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