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忠告而善道之: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界限感

字體:16+-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子貢問孔子怎樣交朋友。孔子說,朋友如果犯了錯,走錯了路,你要忠告他,好好地去引導他。假如你說了該說的,做了該做的,也規勸了他,還是勸不住,那就別勸了。這就是分寸,是尺度。如果非要長期規勸,就會自討沒趣,甚至自取其辱,最後連朋友都沒的做。

這句話的關鍵倒不是在於朋友還做不做得成,核心是在於你規勸得太過分的話,不是為友之道,反而可能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糕。有時候你的手鬆一鬆,勸說之後留給朋友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回家琢磨琢磨,也許過兩天他就想明白了。如果你像一個高壓鍋一樣,非要給他灌輸你的觀點,讓他產生了一種被強迫的感覺,甚至參與到對方的決策中,非要替對方做決定,結果可能就是他為了和你對抗,反而會朝著錯誤的方向走下去。

這句話的核心在於,我們不要總是試圖左右別人的選擇。

為什麽孔子要跟子貢這樣講?《論語》中有一句話叫“子貢方人”,意思是子貢喜歡評價別人。孔子婉轉地批評了他一句“夫我則不暇”,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你怎麽整天評價這個、評價那個,換成是我,我可沒這閑工夫”。子貢確實有時間,而且作為商人也很成功,主觀性很強,又很聰明,毛病可能就是喜歡替別人做決定,喜歡評頭論足,所以他在交朋友上會遇到困難也不意外。

孔子就告訴他“不可則止,毋自辱焉”。深入地思考這句話,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是一個人的事,其他人都沒有幹涉的權利,甚至連婚姻都是一個人的事。克裏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中提到“婚姻是一個人的事”的觀點。我當時看完這句話感到很不解,因為我此前一直覺得婚姻是兩個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