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情感偏激會帶來什麽後果

字體:16+-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隻以異。’”

子張問孔子,什麽叫“崇德”,什麽叫“辨惑”。

“崇德”是與自身修養有關的,即一個人如何遵崇德行,或者如何帶動更多的人遵崇德行。“辨惑”是指如何去分辨人生中令人疑惑的問題。當有些事分辨不清時,就會讓人頻繁地陷入痛苦中。

子張的性格特點是做事雷厲風行,說幹就幹,但他有時候思想會有些偏激。

孔子說:“主忠信,徙義,崇德也。”

“主忠信”,是以忠信為根本,將忠信作為做事的原則。

“徙”是轉移的意思,“徙義”就是依據義來進行改變。孔子曾說“義之與比”,也是類似的意思,就是人不能僵化,如果一個人崇德,但隻是完全照本宣科、僵化地崇尚德行,是不可取的。比如在古代,男女自由相愛,但沒有經過媒妁之言,家族感覺蒙羞了,甚至要把這對年輕人處以死刑。這樣極端而僵化的禮法,根本不是孔子所提倡的。

很多人把禮變成了教條化的宗法,變成了約束人的枷鎖,正是因為忘記了“徙義”。我們不僅要堅持忠信的原則,還要按照實際情況尊重它的變化,要判斷一件事是否合乎於義。孔子從來不會斬釘截鐵地認為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哪怕忠和信這樣的美德,如果不考慮是否適宜,在孔子看來也是小人行徑。比如,一個人如果去跟土匪、強盜講忠信,那他就是小人。

真正崇尚忠信的人,既要有基本的立場和底線,同時也需要有靈活性,要因時而變,因地製宜。

接下來,孔子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這句話揭示了人們痛苦、擰巴的原因。愛一個人的時候,愛得要命,覺得對方哪裏都好,希望把最美好的祝福都給對方。但一旦恨起來,就想立即叫他死,恨不得要毀了他。很多戀人愛的時候死去活來,一旦分手,就要將對方的一切曝光,當初愛得多麽激烈,分手時就會多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