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信任是管理的基礎

字體:16+-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這段對話中有一句名言,叫“民無信不立”。

子貢問孔子怎樣治理政事,如何管理國家。

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一個國家要想治理好,糧食得充足,讓大家有飯吃;軍隊要強大,這樣才能維護國家的尊嚴,保護好老百姓的利益。做到這兩點之後,還要保證老百姓對政府有足夠的信任。做到以上三條,政治就算得上清明了。“足食”“足兵”“民信”是一個國家得以穩定向前發展的“三駕馬車”。

子貢接著問了一個限製性條件的問題:如果一個國家因為現實條件不允許,無法同時做到“足食”“足兵”“民信”,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需要減少這“三駕馬車”中的一駕,哪一個可以去掉?

孔子說,可以先去兵。如果國家經濟條件不允許,必須縮減經費,那就縮減軍備的經費。無論如何,也要讓老百姓吃飽飯,讓老百姓相信政府。

子貢又問,假如真的窮途末路,連這兩者也要舍棄一個呢?

孔子說,寧肯吃不飽,也要讓老百姓相信政府。因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有人解讀這句話,覺得太殘酷了,孔子說哪怕餓死,也一定要保護政府的信用度,這未免太不顧及老百姓的生死。

其實不然。想想看,當一個國家麵臨危難時,可以先“去信”嗎?

如果先去掉政府的信用,並不能對局麵有任何改善。因為“去兵”“去食”是物質層麵的,是可以節約成本的,但“去信”不能夠節約成本,不能改善經濟上的困局,這是第一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