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樊登講論語:先進(精裝版)

取瑟而歌:待人處事要愛憎分明

字體:16+-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這段故事特別能體現孔子的性格。

孔子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他心裏有情緒就會表達出來。

孺悲想見孔子,但孔子不想見他,便和傳話的人交代:“你跟他講我病了。”傳話人剛從孔子的屋裏走出來,在孺悲還沒走的時候,孔子就取瑟而歌,特意讓孺悲聽見。孔子這麽做的目的就是讓孺悲明白,他的身體很好,生病隻是個借口。

孺悲是魯國人,他跟孔子學過禮。從這段話來看,他應該是被孔子開除了。至於他是否做了什麽有違道德的事,或者觸及孔子底線的事,《論語》和史料都沒有記載。

古人特別善於替孔子總結,把孔子各種言行的意義拔高。有些人認為,孔子這麽做是一種教育,叫“不屑之教”。不屑之教就是表達出對一個人極度的失望,而希望對方自我反省的教育方法。

我不認同這種說法,我認為孔子就是不高興、生氣,看不慣孺悲。一般我們不想見某個人,為了麵子上過得去,會稱病推辭。但孔子在稱病拒絕見孺悲後,又讓孺悲知道他是在稱病推辭,就是想讓孺悲知道自己不屑見他這個事實。孔子可能對孺悲極度失望,想借此表達自己的不滿。

孔子的行為是不是“不屑之教”,能不能“教”到孺悲,我們不知道。就算孔子有“不屑之教”的意思,能否收到成效則要看孺悲的領悟能力。如果孺悲是一個君子,會因為受到這樣的刺激而反思奮進,改正錯誤;如果孺悲是一個小人,不會反思,不僅學不到東西,還可能會仇恨孔子。

這段文字很明確地給我們展現了孔子的性格——不怕得罪人。一個人不敢得罪他人,與所有人都交好,未必是好人。真正的好人一定是好的人說他好,不好的人說他不好,因為他敢於得罪不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