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這是非常有名的對話,體現了孔子的哲學高度。
“過猶不及”是孔子對中國哲學最大的貢獻之一,是中庸之道的核心。
我們理解它的來源,是子貢和孔子的對話。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這兩個人誰更好一點?”
子張叫顓孫師,子夏叫卜商,師和商都是他們的名。子貢比他們入門早,比他們兩人年長,所以能夠直接稱他們的名。這兩人等於是年輕一輩的新秀,也就是後起之秀。
孔子說:“師性子急,做事肯使勁,但用力過大;商是一個慢性子,不太刻苦,需要別人帶動,沒有那麽主動積極。”在孔子看來,兩個人一個“過”,一個“不及”。
我們區分一下“過”和“不及”。比如說學習,肯定是個好事。“不及”的狀態就是對於學習這件事沒有那麽積極,需要學就學一點,不需要就不學。“過”的狀態是愛學習愛到盲從,別人講什麽自己都輕信,別人讓自己喊口號就喊,別人讓自己交錢就交,這就類似於被洗腦了。我見過有的人說,創業成功了以後,突然發現學習很重要,一年掙的錢全都交了學費。一年花幾百萬元去上各種各樣的學,學到最後公司倒閉了。
比如說努力,這當然是優點。“不及”就是不努力,毫不進取;“過”則是進取到不擇手段,aggressive(好鬥的)到不擇手段。
以上就是“過”和“不及”這兩個狀態的解釋。子貢問:“師是不是更好一點?”子張屬於“過”,就是更努力、更使勁。子曰:“過猶不及。”也就是說,過和不及一樣,都是有問題的,無法簡單地衡量哪個更好。
既然這兩個都不夠好,那好的地方在哪裏?在中間,要追求合適。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就是在各種各樣的事情中,去不斷地尋找合適的度,做什麽事都能合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