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孔子又批評子路了,而且話說得比較狠,導致了讓孔子未曾意料的後果。
孔子熱愛音樂,崇尚樂教。他給學生上課時,總會讓人在一旁彈琴、鼓瑟,作為伴奏,這就叫作“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有一天,可能輪到子路彈琴,但子路對此並不擅長,畢竟他是“野人”出身,早年沒有學習過樂器。因為性格剛直,子路彈琴時可能還有刀光劍影、兵器鏗鏘交錯之感,琴音大概很嘈雜,而作為上課時的伴奏,如果不夠流暢優美,就容易打斷孔子說話。
也許是屢次被鏗鏘激烈的琴音打斷,孔子實在不耐煩了,說:“子路,你這個彈琴的水平,也能夠在我門下彈琴?”
孔子是彈琴的高手,他的很多學生也很擅長彈琴,而孔子卻當著大家麵說子路彈得很糟糕,讓子路下不來台。
發生這件事之後,其他學生就開始不尊敬子路。
孔子知道了,內心有點不安。孔子是一個很有良知的人,也很善於自我反省,何況他內心是很愛子路的,於是出來打圓場,說:“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這裏衍生出了一個成語,叫登堂入室,是形容一個人的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到了很高的境界。這個成語很形象,“登堂”是指一個人已經走入了院子,進到了客廳;“入室”就是真正進入了內室,掌握了要領。
孔子解釋說,子路彈琴的水平其實還是不錯的,他已經算得上是登堂了,隻是還沒有入室而已。孔子是在給子路找補,他一方麵指出子路彈琴水平的不足,另一方麵肯定子路彈琴的水平還可以,隻是沒有達到“入室”的境界。由此可見,孔子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為什麽會有門人不敬子路?因為當時孔子的門人眾多,性格、水平、修養參差不齊。如果當時孔子身邊隻有七十二賢人,如子貢、顏回、冉有等,學生之間彼此都很熟悉,孔子再怎麽打趣子路都沒關係。但是,當門人越來越多,甚至達到了“弟子三千”的程度時,每個人的脾氣、秉性、出身、思維方式都不一樣,孔子再不留情麵地打趣子路,難免會有學生把老師的話當真,不尊敬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