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幾百名失敗者,我學到了什麽?
“顧老師,我上個月剛關閉了我的公司,解散了一百多人的團隊。”
“顧老師,我把公司資產賣了,沒想到辛辛苦苦打拚了這麽多年,最後也沒有賺到錢。”
“顧老師,其實我個人負債有1.4億元,我抑鬱很久了。”
這本書是我過去幾年教學的結晶。如果一定要問我這幾年研究的課題是什麽,其實就是兩個字——失敗。
幾年前,我在著名的天使投資機構真格基金徐小平老師的支持下,做了個“失敗研究院”。能來這裏學習的創業者,需要滿足的條件之一是虧掉至少300萬元。我們第一期一共有13位學員,這些學員總共虧掉1.5億元。過去兩年我親自輔導了200多名創業者,這些創業者合計起來虧了20多億元,其中有名創業者虧損最多,達4.9億元。
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創業者對於失敗的認知誤區。
因此,我首先要幫大家明確失敗和成功的定義。
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在這裏我們對“成功”先做一個非常功利和狹窄的定義。簡單來說,你開了家公司,之後你成功地把公司賣掉賺了一大筆錢,或者你的公司上市了,這都是成功。
影響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天時、地利、人和等,因此研究成功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不然那些標榜成功學的大師,為何也沒有教出很多成功的案例?
當然失敗的定義也有很多種,在這裏我們先將它定義為之前所講的成功的反麵。比如公司關閉;創始人雖然賣掉了公司,但投資人虧錢了;等等。
雖然研究失敗並不能保證你一定能成功,但是它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往往可以比較精準地看到自己或者他人失敗的地方在哪裏,然後避免去踩那些導致失敗的坑,從而提高你的事業和人生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