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茶路無盡(修訂版)

綠茶篇

字體:16+-

綠茶湯清因芽貴

綠茶可品可賞,無論茶青的外觀色澤,是呈現綠葉、白葉、紫葉或黃葉,還是呈現白毫、黃芽等,隻要在其加工過程中,未經氧化,存在著殺青、揉撚、幹燥等工序,這類茶,就是綠茶。綠茶具備幹茶綠、湯色綠、葉底綠的“三綠”特征,賞心悅目,香清味鮮。

綠茶究竟起源於何時,還不好定論。三國時,張揖的《廣雅》記載:“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荊巴”,是指現在的湖北與川渝地區,這是關於茶葉加工的最早記載。此時,用米膏黏結的餅茶,大概屬於比較粗老的曬青茶,可能更接近白茶的雛形,至於是否存在著蒸青工藝,僅從有限的文獻記載中,還不能夠得出結論。總之,因粗老茶的果膠含量低,缺少黏性,故在壓餅時,“以米膏出之”。

唐代初期,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的弟子,孟詵在《食療本草》中寫道:“茗葉,利大腸,去熱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氣,除好睡,消宿食,當日成者良。蒸、搗經宿,用陳故者,即動風發氣。”

其中的“蒸、搗經宿”,很意外地告訴我們,在唐代初期,已經誕生了綠茶的蒸青工藝,這也就進一步證實了,至少在唐代初期,綠茶已經千真萬確的存在了。那麽,在唐代以前呢?綠茶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這樣的推斷,是符合我們的曆史觀與認知邏輯的。

由於早期的茶青,采摘粗老,抑或沒有殺青工藝,抑或殺青不透,造成餅茶的青氣味濃。為消除茶的青氣澀味,在唐代逐步完善了茶葉的蒸青工藝,其後的蒸青茶餅,逐漸取代了製作相對原始的曬青茶餅。陸羽在《茶經》中,對於餅茶的製作,有著詳細記載:“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蒸青後壓製的茶餅,穿孔是為了貫串烘焙的方便。通過烘焙幹燥,去掉青氣,增加香氣,便於保存。為了進一步消除茶餅的苦澀,到了宋代,在鮮葉蒸青之後,又增加了一道壓榨茶汁的工序。壓榨工序的增加,與貢茶南移建州的茶種變化有關。北宋趙汝礪的《北苑別錄》記載:“茶既熟,謂之茶黃。須淋數過(欲其冷也),方上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水芽則以馬榨壓之,以其芽嫩故也)。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後入大榨壓之,至中夜,取出,揉勻,複如前入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