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邶風·穀風》中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個人以為,把“荼”譯為苦菜,很是不妥。此處的“荼”,應是指茶。在我們的認知中,苦菜吃起來特苦,不會有回甘,更不會有如食春天薺菜的清甜。在植物界中,能夠啜苦咽甘的,唯有茶。這是世人喜歡、欣悅茶的主要原因。茶,能夠給予在困苦奮鬥中的生命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苦盡,甘一定會如約而來,故茶的韻味,最契合人的內心期盼和需求。元代王禎的《農書》,也證實了這種解釋的正確性。他說:“六經中無茶字,蓋荼即茶也。詩雲: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以其苦而味甘也。”在中國茶的發展史上,荼與茶這兩個字,一直是可以相互替代、並用的。“茶”字,也並非是在唐代以降、由“荼”字簡化而來的。在浙江湖州博物館展出的東漢青瓷貯茶甕上,刻有的清晰的隸書“茶”字,就是有力的佐證。
湖州市博物館的東漢青瓷貯茶甕,在器肩上部刻有一隸書的“茶”字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提到品茗與喝茶這兩個詞,但對“茗”和“茶”,很少能有人分得清楚。品茶與喝茶,我們經常會掛在嘴邊,但是“喝茗”,幾乎是語意不通的。細究起來,“茶”與“茗”這兩個字之間,其差別確實是挺大的。
關於“茗”和“茶”的區別,晉代郭璞《爾雅》記載:“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古時喝茶,茶葉煮作羹飲,就像我們今天煮的菜粥。按照郭璞的記載,“冬生葉”,是指冬天生長出的葉片,或冬芽春采。經霜的茶葉,或在低溫下長成的葉片,滋味比較甘甜,采得也會比春茶更早,今人稱之為“茶”。從我們今天的喝茶實踐可知,老葉片比嬌嫩的芽茶更適合煮飲,是因為其所含的咖啡堿較少,糖類較多。茶,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荈”,蜀人又稱苦茶。春來草木萌發,茶樹新發的葉芽,比冬生葉晚采,所以叫做“茗”。對於較嫩的芽葉,其咖啡堿的含量高於老葉,故蜀人稱之為“苦茶”。“苦茶”為茗的解讀,是較為恰當的。東漢許慎《說文》記載:“茗,荼芽也。”中國較早的園藝著作《魏王花木誌》也說:“其老葉謂之茅,(嫩)葉謂之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