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三紅七分綠
青茶,雖有烏龍茶的稱謂,但我個人以為,烏龍茶還是無法涵蓋青茶的範疇的。“青”在古漢語裏,多指不同程度的綠色,但外延又極其廣泛,有時指綠色,如龍泉青瓷,青出於藍;有時指黑色,如青絲翠眉;有時指藍色,如青花瓷、青衣、青青子衿。青茶,是指茶青在曬青、做青等酶促氧化後,呈現出的不同程度的綠色甚或黑色。烏龍茶的“烏”,是個象形字,是指烏鴉這種鳥類,“烏”由此便引申出了“黑”的含義。因此,烏龍茶多指外觀烏黑或墨綠的半發酵茶。與白葉茶種相對的烏葉,則是指葉片深綠、墨綠,乃至黑綠的茶種。烏龍茶和青茶二者並用,與武夷茶早於安溪茶的起源有關。“烏龍”也包含有色澤烏黑油亮、條索扭曲似龍的外觀特征。當然,烏龍茶的叫法,也與青心烏龍茶種的存在有關,如台灣烏龍茶。關於烏龍茶,還有很多傳說,這類傳說多為商人的刻意演繹,大多不可采信。
烏龍茶究竟起源於安溪還是武夷山?很多茶書認為,烏龍茶發源於安溪,可惜,找不到確切的史料作為依據。以至於人們在講述這段曆史之時,往往是一筆帶過或講個傳說敷衍。個人認為,烏龍茶的製作工藝,最初應該起源於武夷山,然後影響了安溪的製茶技術,又經安溪傳到了台灣。
攤晾、搖青、靜置、半發酵,三分紅七分綠,是烏龍茶製作的典型特征。對於烏龍茶的起源,我們能看到的較早史料,是清代康熙五十年左右王草堂的《茶說》,其中記載:武夷茶,“茶采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摝,香氣發越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這是能夠查閱到的最早、也是最近似於烏龍茶的工藝記載。還有一段曆史,是在順治年間,崇安縣令殷應寅,為提高武夷山的綠茶製作水平,把綠茶的蒸青工藝改為烘青,並專門邀請安徽黃山的僧人,用武夷山的茶青來仿製香高味濃的鬆蘿茶。由於鬆蘿茶的采摘是“惟取嫩葉”,估計是鬆蘿茶的采摘要求,影響到了後世烏龍茶的開麵采的習慣,之前的綠茶都是以芽為貴。清代順治年間,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記載:“崇安殷令,招黃山僧以鬆蘿法製建茶,堪並駕。今年餘分得數兩,甚珍重之。時有武夷鬆蘿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