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知就是自我認識,即能夠感覺到自己在此時此地的身心狀態,能夠認識到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特別是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地球上生活著上百萬個物種,唯有人類具有自我覺知的特性與能力,並且發展完善。這個非常特殊的心理能力,促使人渴望得到愛和歸屬感—這些渴望成為塑造人格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因此,父母在培育兒童時不得不高度重視。
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源於別人看待我們的方式,或者,源於我們認為別人怎麽看待我們。
舉例說明,當兒童說:“我是乖孩子。”其實是在說,“爸爸媽媽認為我是乖孩子。”或者,“我覺得,爸爸媽媽認為我是乖孩子。”同樣道理,當兒童說:“我很討厭。”其實是在說,“爸爸媽媽覺得我很討厭。”或者,“在我爸爸媽媽眼裏,我是個討厭的家夥。”
許多成長挫折和內心衝突的原因,就出在這裏。
兒童的思維方式往往比較感性,善於將內心感受直接形象化,形成一些具體的意象,出現在夢裏、繪畫裏或者自己講的故事裏……
意象對話小練習
你會變成什麽?
如果您想巧妙地知道孩子是如何看待他自己的,可以通過這個酷似遊戲的意象對話來了解。創立者:中國著名心理學家、意象對話療法創始人朱建軍教授。
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引發孩子的興趣。建議這樣開場:“我們做個遊戲好嗎?就是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會變成什麽。”
第二步,引導孩子舒適地坐好,閉上眼睛,放慢呼吸。
第三步,引導孩子進入想象,說指導語:“仿佛你來到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隻要念一個咒語(或者說‘喝一種神奇的水’),你就可以變化了。看看,你會變成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