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做溫暖的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語言

二、問題並非病症

字體:16+-

兒童與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無論表現得多麽適應不良或者“異常”,都隻不過是存在某些問題,而非疾病。

並且,心理學工作者們總是發現,造成兒童問題最多的、最合理的原因是來自他們的父母和家庭。當兒童表現出令人不安的個性,或令人費解的情緒反應和行為舉止,與其說是他們內心活動的表達,還遠不如說是反映了他們各自家庭中各種困擾的影響。

父母的精神狀態、父母的煩惱和問題、父母已經實現或無法實現的誌向、父母已經經曆或未曾經曆的生活方式、家庭的氛圍以及教育方式等,毋庸置疑地、深深地影響著兒童。倘若家裏的兒童表現出明顯的心理問題,父母則不得不重視這些信息,重新審視自己。

兒童似乎總是能夠對於父母的精神現狀做出快速反應。而對此,父母和孩子往往都是意識不到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簡單地說,兒童的心理問題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情緒問題和行為障礙。實際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存在心理問題的兒童同時具有情緒問題和行為障礙。

兒童的情緒問題包括各種消極情緒,常見的有恐懼、抑鬱、害羞(社會性抑製)、憤怒等。

具有行為障礙的兒童往往不能或不願遵守社會行為規則和規範。常見的有:軀體攻擊和言語攻擊;破壞行為;不負責任;不服從;惡劣的人際關係等。他們的行為具有對抗性和挑釁性,而這些行為特點通常是惡劣生活經曆的產物。

究其原因,可能是他們未能學會自我控製,也可能是他們所掌握的行為標準與通行的社會常規不一致。譬如,經常遭受父母或其他照料者的體罰;早年經曆重大的負**事件;被周圍人冷漠地對待;經常遭受侮辱、威脅或恐嚇;在違法的團夥裏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