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土前期禪學史

第一章 早期禪經的傳譯

字體:16+-

第一節 安世高一係對小乘禪數經典的傳譯和弘揚

佛教傳入中國很早,據裴鬆之在《三國誌·魏書》注中所引魚豢的《魏略·西戎傳》,早在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即口授博士弟子景盧《浮屠經》,但並未得到中國人信受。又傳明帝時曾派人到天竺圖寫經像,使佛教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的傳播,但佛教經典的傳譯卻始於桓帝之世,安世高正是此時來華的博通經藏的高僧,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佛經翻譯家,也是將小乘禪學傳入中土的第一人。

據康僧會《安般守意經序》及《祐錄》《高僧傳》中的《安世高傳》,安世高,本名清,字世高,安息國太子,自幼淳素仁慈,博通旨典,又善知天文地理,兼通醫術,故名振西域。後讓國王之位與叔,四方遊化,於桓帝初年,而至中土。至漢地不久,他便通習華語,於是宣譯諸經,譯胡為漢,使禪學經典傳入中國。安世高持戒精嚴,又多才多藝,兼通方術。其學問根本,在於小乘說一切有部的禪數之學,故所譯經典,也不外此類。安譯經典的確切部數已不可考,但與禪法有關的,大致有《大安般守意經》一卷、《禪行法想經》一卷、《道地經》二卷、《陰持入經》一卷等,其中尤以《大安般守意經》代表了他所傳禪法的特點,最為重要。

安般,即數息觀,本為五門禪法(數息、不淨、慈心、因緣、界分別觀)的一種,《大安般守意經》則以數息觀為中心和起始,將五門禪法貫通起來,以達到守意調心,進入禪定狀態的目的。現存本《大安般守意經》為兩卷本,由於其中混入了注家的注文,導致正文注文不分,故變成兩卷,其內容亦顯雜亂。所謂安般守意,安般是手段,守意是目的。守意即意念不亂,一心,與禪定同義,安般守意分為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六個階段,其中數息、相隨、止為外,觀、還、淨為內,行此六事是為了隨順出世間之道,從而解脫得果。此六事都是調心方法,“數息為遮意,相隨為斂意,止為定意,觀為離意,還為一意,淨為守意”[1],意為數息是遮除亂意,相隨即收斂亂心,止是使心意定止,觀為遠離雜念,還為一心,淨為守持道意,如此循序漸進,次第修習,就可以除去世間習氣,證道得果,達到清靜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