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禪學作為中國佛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淵源於印度佛學的。佛法流入中土如同江河東下,是一個自然的連續的過程。因此中土禪學是印度禪學及整個佛學的一種自然延伸,推源引流,才能了本知末,為了弄清和理解中土禪學,必首先了解印度禪學及整個佛教的概況。
佛教具有一個根本的特點,即人生問題與人的解脫始終是其最大的主題,這一特點在原始佛教時期表現尤為明顯。自釋迦牟尼出家成道的動因而言,他主要是首先體味到了人生的苦難,這種人生的根本痛苦促使他厭離世間,出家學道,最終自悟成佛。因此他感受到的是人生之苦,他所追求的是眾生的解脫之道。所謂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此一大事因緣便是眾生的解脫問題。因此釋迦牟尼所關心的隻是集中在如何使眾生從苦難中解脫的問題。在這一方麵,釋迦牟尼不同於其他的思想家,他不探討所謂的本體論和哲學問題。在有名的《中阿含·箭喻經》中,他對自己的這一宗旨進行了解釋,認為眾生飽受諸苦,如中毒箭,最急迫的事是趕緊加以拔除救治,至於發箭人的動機、身世等問題即哲學問題,並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既然眾生的解脫被確定為佛教的主題,那麽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決解脫的必要性問題,即讓眾生相信解脫是必要的、迫切的事。解決解脫的必要性,就是讓世人明白解脫前的眾生及其所處的世間、所受的生死煩惱與解脫後的佛及其所處的淨土、所得的清淨之間的巨大距離,從而領悟到解脫的意義。這一問題之所以提出來,還在於釋迦牟尼立教之初,其學說還未能使印度人民信受奉行。人民不能理解解脫成佛的意義,不清楚世間生死的可厭與清淨涅槃的可期。雖然釋迦牟尼通過體證徹悟了世間生死的真相,但當時大多數人特別是上層階級貪著世間的五欲享樂,不能理解人生世間的根本痛苦。所以,釋迦牟尼首先宣揚“四聖諦”“十二緣起”等理論,讓眾生明白世間生死流轉的痛苦。釋迦牟尼以“四念住”作為三十七道品之首,即強調“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從常、樂、我、淨四個方麵說明人生及世間,明確指出眾生貪著的常樂我淨是虛妄無實的,一切世間法都是無常、無我、無樂、無淨的。這種對人生及世間的否定成為原始佛教的主旋律,可以從四部阿含等原始佛典中看到大量的有關這方麵的說教,其目的就是使眾生開始厭離世間,這是走向解脫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