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達摩弟子眾多,知名者有僧副、曇林、道育、慧可等,傳其法要者為二祖慧可。慧可是使最上乘禪法得以植根中土的一個關鍵人物,也是使印度禪宗成為中國禪宗的傑出禪師。菩提達摩帶來了最高明的最上乘禪法,在艱難的環境中努力弘化,試圖使之在中土發揚光大。然而由於當時中土道俗對大乘思想還停留在“見聞轉誦”和“悟法解義”的水平上,根本談不到實修實證,在修證方麵盛行的還是傳統的五門禪法,一般僧眾還是習慣以神通法術的高低來判斷禪師的道果,就連大乘禪法的初門——念佛法門亦未得到普遍的流傳和奉行,菩提達摩驟然傳播最上乘禪法,“多生譏謗”也就不足為怪了。
達摩在世之時,由於他是來自印度的高僧,年高有德,受到的隻是言語上的譏謗。且他多年駐錫少林,與佛陀禪師交好,佛陀門下自然不會為難他,《寶林傳》所謂達摩為菩提流支、光統門下所害,六度遇毒,未必實有其事。而至慧可之時,所遇到的就不隻是義學之士的不齒,而是確確實實的人身迫害了。達摩、慧可不結交帝王,毫無政治勢力,一旦對方借助官方力量對之加以迫害,就隻能束手受之了。慧可一方麵要忍受殘酷的人身迫害,一方麵在禪法上對抗僧稠一係,在教理上對抗地論師及小乘成實宗、毗曇宗,其處境之艱難、其定力之深厚、其意誌之堅韌、其知見之淵博、其戒行之精嚴、其智慧之浩大,都是獨步千古,人所難及的。
慧可一方麵繼承了達摩的禪法、心要,雖處境艱難而矢誌不改,一方麵又以各種形式對之加以弘揚、傳播,使之更易為人接受。他甚至以歌吟民謠來宣傳達摩禪法,這就使之易於為下層民眾所接受,有利於最上乘禪法的傳播,他還對達摩禪法進行了調整和發展,更注意以教言禪,以當時已為大眾普遍接受了的大乘經典、教義(尤其是般若三論一係)說明己宗的義理和意義,緩和己宗與當時義學諸派的對抗。在艱苦的條件下他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擴大了達摩禪的影響,並培養了一批有才華的弟子,使己宗悄然在民間立下了根基,使中土禪宗得以生存、維持並漸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