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南北朝時期經典傳譯出現兩個潮流,先是佛性如來藏係的經典的不斷傳入,後是唯識係經典的源源而來。先是法顯與覺賢合譯《方等泥洹經》六卷,曇無讖譯大本《涅槃經》四十卷,使涅槃佛性說盛行一時。又有覺賢所譯《大方等如來藏經》,求那跋陀羅所譯《大法鼓經》《勝鬘經》《楞伽經》(四卷本)《深密解脫經》等,菩提流支所譯《不增不減經》,佛陀扇多所譯《金剛上味經》,真諦所譯《無上依經》《佛性論》等,闡述如來藏思想。佛陀扇多、菩提流支、真諦、勒那摩提等一方麵傳譯如來藏係的經典,一方麵弘揚唯識思想,翻譯了大量唯識係的經典,如佛陀扇多譯的《攝大乘論》二卷,菩提流支譯的《十地經論》《解深密經》(與《深密解脫經》為同本異譯),真諦譯的《攝大乘論》三卷(與二卷本為同本異譯)《中邊分別論》《大乘唯識論》《俱舍論》等。對唯識係經典的傳譯逐步取代了對如來藏係經典的弘傳,並且其勢愈來愈大,到唐初玄奘時達到最高峰。
涅槃佛性說主旨是闡明眾生解脫成佛的可能性,佛性即是眾生成佛的正因根性,是解脫出世的根據。涅槃類經典出現較早,在龍樹之前即已成立。《涅槃經》的中心問題是說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一闡提。一闡提人是否能夠成佛是引起爭議的問題,對什麽是一闡提也有不同的解釋,但經文本身是將外道婆羅門視為一闡提的。在經文初分(前十卷)是說一闡提人不能成佛的,後麵卻說也可成佛。如《獅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雲:“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惱諸結,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來有故。一闡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闡提等,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1]因此,說一闡提人能否成佛都是正確的。從現有的意義上來說,一闡提人不能成佛,因為不具善法,但也有向善成佛的可能性,如若止惡行善,改過自新,將來同樣可以解脫成佛。是故《涅槃經》是從純粹的可能性的意義上說眾生皆可成佛的,眾生所具之佛性亦指成佛的可能性、因性,並非指現實性、果性。從當果的意義上推論眾生具有成佛之因性,並非指眾生現有佛性。因此,《涅槃經》持“佛性當有論”,與後來的“佛性現有論”是絕不相類的。竺道生對此理解得非常準確,其著《佛性當有論》即述此理。今人或雲道生既主頓悟說,自然應持“佛性現有論”,然道生之頓悟是由所悟之境為真如理體,不可分割,故可頓見,不可分知,並非由能悟之心具有本來覺淨之佛性,此頓悟與後世之本覺頓悟全然不同,不可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