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像中的生死課

從葬禮到生命的慶典

字體:16+-

中國傳統上的喪葬禮俗非常多樣,但總體來說,偏重於“隆喪厚葬”,花費的時間相對較長,投入的錢財相對較多,就連我們陝北的“受苦人”[8],死了也要穿上幾身好衣裳。雖然1949年後,政府多次提倡“移風易俗”,但有錢有地位之人的葬禮,仍然是“風光無限”。

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學生一起探討隆喪厚葬習俗的成因,我把重點放在了今天,放在普通人身上。

傳統的喪葬禮俗有哪些合理之處?有哪些已經不適應今天的需要?

現代生活方式(工業化、城市化)使喪葬禮俗發生了哪些改變?這些改變帶來的影響是什麽?

你覺得今天的人們更需要怎樣的葬禮?

“火化”當然是最為明顯的一個改變。城市土地有限,人們隻好將土葬改為火葬,以節約土地資源。葬禮時間大大壓縮是另一個改變。一般來說,政府公務員和國企員工,直係親屬的喪假為三天[9],因此許多葬禮不得不在三天內完成。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葬禮從社群參與變成商業或政府有關機構運營,流程化、標準化的操作提高了效率,也消解了葬禮的其他功能。

過去,中國有“過七”“做七”的風俗,即親人逝去後,每七天就要舉行一次吊祭儀式,一共舉行七次。到了七七四十九天,便要做“斷七”,斷七過後就出了孝期。不管這個風俗是來源於佛教還是道教,也不管這個風俗在各地演變出多少煩瑣的儀式,從心理學角度看,它給了人們一次次表達哀傷的機會,減少了因情緒鬱積對心理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今天,這樣的習俗在大都市中已經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許多人因為沒有機會處理自己的哀傷而陷入抑鬱。記得多年前有個同事前來找我請假,他說父親去世後自己一直很抑鬱,想出去散散心。當時我大吃一驚,責怪自己完全沒有想到一個人去世後,需要完成的不僅僅是安葬這件“事”,還應哀悼這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