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入殮師》吧,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主題要探索。
大悟的父親,在他年幼時就與咖啡店的女服務員一起失蹤了。30年後,櫻花浪漫的時節,郵差送來大悟父親去世的消息和領取遺體的通知書。大悟覺得自己與父親早已形同陌路,不想去為這個拋妻棄子的父親安葬。但在妻子美香、葬儀社職員與社長的鼓勵下,他還是帶著妻子和棺木出發了。
後麵發生的事情,就讓我用楊眉教授的博客文章《儀式的安撫與療傷作用》來說吧:
“大悟給父親行入殮儀式時,意外發現父親緊握的手中,竟是自己兒時送給父親的那塊小石文(日俗中不識字的人用石頭表達心意的一種方法,叫‘石文’)。人之將死,最牽掛的就是曾經留下的遺憾,因此,在最後的時刻,父親緊握著兒子幼時給自己的石文,滿懷對兒子的無限懷念、遺憾或許還有內疚。這一刻,兒子多年的心結終於打開,與父親的和解瞬間完成;這一刻,心從掙紮與糾結轉為純淨與平和;這一刻,大悟終於徹底放下了過去,而把目光投向了未來——他把小石文放進妻子的手中,然後貼在妻子的肚子上。那裏,一個新的大悟即將誕生,那裏,一對新的父子關係即將誕生。”
我問學生們:
假如大悟不曾送別父親……
假如父親的手中沒有那塊石頭……
假如在上述兩種情況下,大悟有了自己的孩子……
學生們開始時的思路,似乎停留在“事”而非“事情”上。他們會想象,如果大悟沒有去給父親入殮,別人會發現那塊石頭,或者把它丟了,或者和遺物一起送到大悟手上。一種可能是大悟根本不知道那塊石頭的存在,一種可能是大悟在父親被埋葬後才得到那塊石頭。
那麽,這兩種可能對大悟的人生會有怎樣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