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我發給學生的閱讀材料是《對話ICU:生死兩茫茫——技術時代的生命終結與死亡意義》[14],對話的雙方,一個是醫學人文教授,一個是北京複興醫院院長、危重醫學專家席修明大夫。
在對話開始時,王一方教授這樣描述了當今的死亡:“死亡已經綁定醫療技術,尤其是器官替代與支持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死亡就是關機時間,抑或是停電時間,而不是生物器官或生命體的瞬間自毀進程,意念中的油盡燈滅(壽終正寢),宗教及民間傳說中的閻王爺、上帝或者死神‘吹燈’的時辰。”
死亡綁定醫療技術,或者說死亡的醫學化,給人類的死亡帶來了什麽?
2001年年初,我們博士班的同學跟隨導師、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林孟平在香港訪學,林老師特別安排了一個講座,由陳健生醫師給我們講“善終服務”。此前,我一直非常讚同安樂死,因為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善終服務”這回事。
“善終服務”(Hospice care)是指為垂死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麵的照顧,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經過多年來的發展,目前已擴展成為一個社會運動,名為善終運動(Hospice Movement)。
善終服務與善終運動的“善”,我理解,既是“慈善”的“善”,也是妥善的“善”,即讓人死得平靜、安寧、無痛苦、有尊嚴。席修明大夫說:“人生本是一條單行道,途中也會有若幹類型可以選擇,譬如賴活好死,好活賴死,賴活賴死,最佳的境遇當然是好活好死。人類好活(樂活)的研究很多,有專門的學問,叫‘幸福課’,賴活也有人研究,叫‘苦難課’,相形之下,好死(樂死)的學問比較冷僻,有人起名叫‘優逝課’,生活中,‘不得好死’是毒咒,一定要研究,就應該叫‘劣逝課’。”[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