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渡邊來說,因為被死亡嚇到,才驚覺自己活成了“一句廢話”,才開始思索自己生命的意義。“死亡”成為了他尋求意義的啟動裝置,也讓他的生命變得有所不同。
死亡帶來成長是偶然還是必然?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能因死亡而成長。在一個喪偶的研究中,亞隆發現,大概有1/4到1/3的被試達到了一個新的成熟和智慧水平。
這個數據並不特別令人歡欣鼓舞,但也足夠讓我們重新看待死亡。至少,在我們的生死課上,已經看到了《小豬教室》中孩子們的成長,看到了《陽光小美女》中胡佛一家的成長,看到了《姐姐的守護者》中包括媽媽在內的一家人的成長,看到了《入殮師》中大悟的成長……
那麽,死亡促進成長的機製是什麽?
羅尼·史密斯是一位安寧療護工作者,曾經陪伴過很多臨終者。他在《生死習題:人生最後的必修課》一書中說:“大部分瀕臨死亡的人都會探索生命的價值,以及死亡所帶來的意義。他們探入內心深處挖掘,在迫近的困境中,審問個人的自我價值。……經過這些慘淡灰暗的洗禮,許多病人終於找到新的人生意義和目的。他們重建已經消失多年的價值觀,或是從環境的灰燼中淬煉出新的價值和新的意義。”
在這段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詞“迫近”。“迫近”是一個表達時間知覺的詞。在一輪教學中,學習心理學的楊仲同學說,卡斯滕森(Laura Carstensen)的社會情緒選擇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可以很好地解釋臨終者的改變。後來,當我去了解這個理論時,發現“時間知覺”正是這個理論中很重要的一環。
卡斯滕森認為,人本質上是動機性的動物,期待實現的目標指導著人的行為。而時間知覺是人動機的組成部分,影響著人對社交目標的選擇與追求。隨著人的生命曆程時間範圍的縮短(通常如人的衰老),不同目標的優先性就會發生變化。個體會變得愈加挑剔,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在情緒上有意義的目標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