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如何有效選拔研究生

第四章 國外研究生選拔方式對我國研究生複試的啟示

字體:16+-

一、引言

據教育部統計,2011年全國報考碩士研究生人數達到151.1萬人,超過2001年報考總數的3倍,達到曆史最高點[1]。麵對人數逐年攀升的考研學子,如何提高研究生選拔的有效性,一方麵使真正有潛力的學生獲得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成長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另一方麵確保有限的教育資源應用於最適合的群體,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麵臨的一個緊迫任務。

研究生選拔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拔方式的有效性。目前,研究生選拔的方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旨在評估影響研究生成功的認知因素;另一類則旨在評估影響研究生績效的非認知因素[2-4]。對申請人的認知因素進行評估,確保錄取的研究生有充分的認知能力和知識基礎以勝任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這一點在研究生選拔的實踐與研究中早已被廣泛認可[5-7]。同時,大量研究表明,人格、態度和動機等非認知因素對於研究生的成功也至關重要[8-10],因為它引導著個體在智力活動和情境中的選擇、努力程度及堅持性水平[11]。Kuncel等[12]基於來自多個學科的1753個獨立樣本(總樣本量為82 659個)對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GRE)的預測效度進行了元分析,最終得出結論:要提高研究生選拔的效度隻有通過在認知變量的基礎上引入非認知變量,僅僅停留在對認知因素的考查上很難實現研究生教育選拔的目標。概括而言,目前研究者已達成共識,研究生選拔的過程應該既包括對申請人認知特征的測量,也包括對其非認知特征的評估[13-15]。

與上述研究結論相一致,我國的研究生選拔也是從認知和非認知因素兩個方麵對申請人予以考查。初試環節的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重在對考生認知因素的測評。就複試而言,教育部2006年發布了《關於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專業課筆試、實踐能力考核以及麵試等方式,對考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和能力予以評估。其中,專業素質和能力包括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對本學科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等;綜合素質和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本學科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人文素養以及舉止、表達等[16]。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研究生複試既包括對考生專業知識等認知因素的進一步考查,也包括對其道德品質等非認知因素的考查。《意見》規定,複試成績占總成績的30%~50%,複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複試在研究生選拔中的地位已相當重要,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研究生選拔的整體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