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日製遠程教學研究:“互聯網+”時代中國邊遠、民族地區教育創新模式

第二節 全日製遠程教學的曆史沿革

字體:16+-

一、我國中小學遠程教育的興起

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我國政府較早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的重要作用,開始組織實施《麵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專門設立了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這在我國教育領域掀起了一場“遠程教育熱”。我國一夜之間出現了一批基於網絡、衛星的遠程教育機構,像人大附中、北京四中、景山中學、成都七中等一大批中小學都開展了遠程教學活動,其目的是試圖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中國教育報》報道[9]:

1999年6月14日,北京市中心和遠端山區進行了遠程教學實驗。這一天,對位於北京深山區的懷柔縣喇叭溝門滿族中學初二(1)班的孩子們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這天,他們坐在自己的教室裏與北京城裏的孩子一起上課,主講教師是北京市初中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北京四中的地理教師安迎。盡管他們相隔200千米,但我們從教室前麵的電子白板中可以清楚地看見安老師和遠方的“同學”,耳邊的聲音也是那麽清晰。這一實驗,在國內基礎教育領域,開創了城市與山區利用計算機網絡開展實時交互式現代遠程教育的先河。

時隔不久,在新中國成立50周年前夕,由懷柔一中等15個網點組成的北京遠程教育網懷柔區域網建成,這15個網點主要設在懷柔縣各鄉鎮所在地學校。遠程教育在懷柔區域由點到麵開通的成功,標誌著北京市遠程教育網的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2000年12月19日上午10時,隨著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徐錫安啟動按鈕,北京市遠郊區縣站點全部開通。儀式後,人大附中英語教師程嵐麵向此次開通站點的密雲、平穀、通州、順義、延慶、昌平、房山、門頭溝、大興、懷柔等區縣的學生以及人大附中的學生,講授了一堂具有特殊意義的英語課——“申奧連著我和你”。遠郊區縣的學生與城區重點學校的學生共上一堂課,充分體現了實施遠程教學、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