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脈絡
本書著重探討了“互聯網+”時代邊遠、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其研究主要沿著四條脈絡展開:第一條是國家政策線,以政策的演進為軸,反映了黨和國家在這一特殊曆史時期的追求和願望,充分體現了目的性;第二條是理論創新線,以觀念突破和教育教學變革為軸,充分反映創造性;第三條是實踐突破線,以新舉措開創新局麵為軸,充分反映實效性;第四條是發展戰略線,以前瞻性研究、超前謀劃為軸,充分反映預見性。
(一)國家政策
1.“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政策的邏輯起點
21世紀初期,教育部確立了“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政策目標。然而,這一政策從何而來?其出台的背景及邏輯起點是什麽?世界上有成功的經驗嗎?這一係列問題需要理性分析和回答。
2.“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國家發展道路的形成
發展道路通常是經過長期的實踐摸索出來的。21世紀以來,隨著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我國教育開始了由“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曆史性轉折。對於實現這種戰略轉折最為困難的邊遠、民族地區教育來說,“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成為不二選擇。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國逐漸形成了利用信息技術由城市向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輸送優質教育資源,以促進這些地區教育均衡發展的道路。然而,這是一條可行的發展道路嗎?在這樣一條發展道路上,國家需要破解哪些難題?
3.國家政策需要回答的核心問題
國家政策的確立需要回答的主要問題有:什麽是優質教育資源?優質教育資源的核心是什麽?優秀教師智慧能否輸送以及在什麽樣的條件下才能夠輸送?信息化能否帶動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以信息技術帶動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在世界上沒有成功案例,那麽中國如何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