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日製遠程教學研究:“互聯網+”時代中國邊遠、民族地區教育創新模式

第一節 轉變觀念,追求高層次教育公平

字體:16+-

一、突破“梯度理論”束縛

邊遠、民族地區教育要想大發展,就必須突破“梯度理論”的局限,運用先進技術手段,跳過傳統教育的特定發展階段,實現跨越式發展。“梯度理論”認為,國家或區域經濟發展條件和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往往呈現出梯度,因此主張發達地區應首先加快發展,然後通過產業和要素向較發達和欠發達地區轉移,進而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這一理論還隱含著經濟發展步驟不可超越的思想。“梯度理論”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製定的政治、經濟政策產生過重大影響,也對邊遠、民族地區的教育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教育特別是東部地區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邊遠、民族地區教育也有了較大進步。但由於受“梯度理論”影響,以往我國扶持邊遠、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往往循規蹈矩、按部就班,長期停留在物資和人員援助上,以致出現三種傾向:一是重視政策、物質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忽視學生自信心、自我效能等內在品質的重要作用;二是重視“起點公平”,忽視“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三是隻重視教育的直接影響因素,忽視學生社會經濟背景等間接影響因素。結果,這些措施雖然大幅度改善了邊遠、民族地區學校的辦學條件,但沒有改變教育落後地區學生的命運。

進入21世紀,我國加大了邊遠、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建設力度,試圖通過信息技術向邊遠、民族地區輸送優質教育資源,加快當地教育發展步伐。然而,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這一舉措在實踐中遇到較大困難,難以取得良好效果。

人們開始反思教育信息化的理論邏輯及其價值。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理論邏輯的角度提出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四階段論”,即“起步、應用、融合、創新”。然而,實踐邏輯證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融合)是一條走不通的路。因此,試圖利用信息技術簡單輸入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以促進邊遠、民族地區教育發展的模式在實踐中難以得到成效。針對教育信息化的低效問題,2010年11月,美國對外發布的“國家教育技術計劃”——《變革美國教育:技術推動的學習》明確提出,要想通過信息技術顯著提高教育的生產力,“需要進行由技術支持的重大結構性變革,需要重新設計各級教育係統的工作流程和體係結構,而不是進化式的修修補補”[1]。這是國際上首次有國家將教育信息化成效與學校教育的強製性或斷裂式製度進化聯係在一起,期望通過教育變革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與此同時,我國政府於2010年7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新製度主義認為,製度變遷有兩條路徑:誘致性(漸進式的)製度變遷和強製性(斷裂式的)製度變遷。也就是說,要想有效促進邊遠、民族地區教育發展,需要進行強製性教育變革。全日製遠程教學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對遠端學校進行了結構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