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日製遠程教學研究:“互聯網+”時代中國邊遠、民族地區教育創新模式

第四章 構建城鄉學生共享的“第二學習空間”

字體:16+-

第一節 什麽是“第二學習空間”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曾經說過:“課堂決定著一個民族的未來。”全日製遠程教學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經驗是一改以往國家簡單地輸送教育資源的做法,而是將城市優秀教師的智慧資源引入邊遠、民族地區,重塑當地教育生態。全日製遠程教學模式通過衛星、網絡技術,將城市名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嵌入邊遠、民族地區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從而為遠端學生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擬態環境”——“第二學習空間”。“擬態環境”又稱“第二學習空間”,是指傳播媒介通過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加工和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後向人們提供的環境。[1]“擬態環境”概念是由美國著名新聞學家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輿論學》一書中提出的,對世界新聞傳播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

早在20世紀初,李普曼就注意到人們對世界的認知,並非都來自直接的經驗性接觸,大部分是通過傳播媒介構建的“擬態環境”完成的。李普曼提出的“擬態環境”觀點,受到了柏拉圖“洞穴人”思想的影響。李普曼在《輿論學》的前言中直接引用了柏拉圖《理想國》一書中的一個比喻:那些缺乏哲學的人好似關在洞穴裏的囚徒,他們隻能向一個方向看,因為他們是被鎖著的。他們的背後燃燒著一堆火,他們的麵前是一堵牆,他們與牆之間什麽東西都沒有,他們所看見的隻有他們自己和他們背後東西的影子,這些都是火光投射到牆上來的。他們不可避免地把這些影子看成是實在的,而對於帶來這些影子的東西卻毫無感覺。李普曼借助這個比喻試圖說明,在大眾傳播極為發達的現代社會,“我們就像這些囚犯一樣,也隻能看見媒介所反映的現實,而這些反映便是構成我們頭腦中對現實的圖像的基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