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體能發展的評價內容
學生體能的範疇包括人體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心理因素和對特殊環境的適應能力等。學生體能的強弱主要是由這些方麵綜合反映出來的。一個學生體能的好壞,通常表現為機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一種狀態,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人體形態發育水平。即體格、體形、姿勢及身體組成成分等方麵;
第二,生理機能水平。即機體新陳代謝水平以及各器官、係統的效能;
第三,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性、協調性、柔韌性等素質,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體活動能力;
第四,心理發育水平。即本體感知能力、個性、意誌力等;
第五,對特殊環境的適應能力。即對野外生存環境、惡劣環境等條件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以上五個方麵的狀況決定著學生的不同體能發展水平。學生體能發展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即是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的一個相互銜接的動態變化過程。在各個階段,學生體能的發展有其各自的特點和規律,也有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不同的個體之間又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換句話說,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或學段,決定學生體能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對學生身體發展的評價應從上麵提到的幾個因素,分學段、按性別進行綜合評價。不同學段的體能評價內容可以參考《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其測試內容見表7-1。
表7-1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各個年級測試指標內容
二、學生體能發展的評價方法
根據不同的評價目的、不同的評價指標性質及評價對象,進行學生體能發展評價有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