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解讀科學中心與博物館中的互動:走向社會文化視角

第九章 活動理論視角下機器人項目中博物館合作關係的考察:工具、挑戰與湧現的學習機會02

字體:16+-

學生1:等等。

學生2:就是這。

學生3:這是功率。

學生4:我們必須要改變它的功率(很多人同時開始講話)。

教育工作者:(看著投影出來的屏幕上的編程頁麵)好,不錯,就是這兒,非常好(指編程的語言與符號)。所以,我們必須要降低兩個引擎中其中一個引擎的速度,因為我們說過,一個引擎一定要比另外一個引擎快些才行。所以,我們要改變其中一個引擎的速度,就是在這個盒子這裏。既然我們已經說過要改變其中一個引擎的速度,現在就得這麽做。

學生5:我們應該把它放在二級上。

教育工作者:二級?好吧,那就二級。

學生6:為什麽不放在四級上?

教育工作者:無所謂,先說的是二級,那就放在二級上吧。

很多學生:放在四級上,放在四級上!

教育工作者:那就放在四級上(屏幕改變了),那現在接下來呢?

學生6:弄另外一個呀,它已經是八級了。

教育工作者:好吧,它已經是八級了。二級和八級,然後是一級和四級。(停了一下——學生們在思考,在嚐試指出這樣做能不能行。)

學生6:啊哈,把運動的時間設成10秒,速度為二級。

教育工作者:好,那就10秒吧。這樣我們就給它們10秒的時間。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讓機器人走10秒鍾的時間。

在這裏,我們可以發現,出現的問題讓學生們意識到需要對機器人的速度進行調整,或者就像教育工作者轉述的那樣:“我們必須要降低兩個引擎中其中一個引擎的速度。”從這兩個引擎之間的速度可以相差多少這一角度看,對速度的調整還是有一些靈活性及餘地的,隻要能夠讓機器人動起來並運動到這個建築物的右邊即可。至於應該如何調整,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了協商,而工作人員隻是按照學生協商的結果輸入相應的編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