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萊德曼[1],加裏·霍利迪[2],諾曼·萊德曼[3]
導論
很多大學的研究生專業已經開始認識到教師互動的價值,並在相應的課程體係中對這些具有網絡化特征的學習機會進行了係統化的規劃。中小學教師被要求廣泛掌握一些與他們所教授的科目有關的學科專門知識,這種情況不僅在美國是普遍狀況,而且在世界其他很多地方也是如此。本章將詳盡描述一個與科學有關的專業發展項目,這個專業發展項目是由一家科學中心與一所大學共同創建的,其目的在於通過一係列針對科目的特定博物館展品來促進教師對科目內容、教學法及課程的學習。
這些展品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環境,讓他們可以掌握與科學相關的知識,同時也向他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之間進行互動的環境。博物館教育工作者與來自大學的教師為科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法以及模板課程提供現場指導,這些科學內容、教學法和模板課程把展品與中級水平的科學課程聯係在了一起。教師擁有各種對科目內容、課程及展品進行相互討論的機會,並就如何盡可能好地把這些整合與貫徹到自己的教學中進行規劃。本章將對這些交流以及獨特的基於展品的學習機會對於教師的價值進行討論,並思考這些互動對於教師之於學科內容、教學法及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Shulman,1986)的理解有何啟示。
學科教學知識主要關注的焦點是作為學科內容知識轉換者的教師。很清楚的一點是,教師必須掌握一些其他特定的知識範疇(如教學方麵的、學校方麵的、學習者方麵的以及課程方麵的)。然而,對於一位卓有成效的教師來說,最終的判斷標準是其是否擁有把自己知道的東西轉換成對所有學習者來說都容易接受的形式的能力。把一位數學方麵的專家與數學學科內容專家及數學教學專家區別開來的正是學科教學知識。盡管在學科教學知識這一框架中,明確的具有中心地位的是來自六大領域的知識,但最關鍵的是要意識到:這些範疇相互之間是高度關聯在一起的,這種相互之間的關聯性成為教師展開活動及擁有經驗的最顯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