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分析,明確學校特色建設的目標指向
創建學校特色的目的究竟為何?是真正為了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還是為了吸引優質生源、提高升學率、改善知名度、顯示領導政績抑或應付行政指令?透過我國當前學校特色創建實踐中“過於集中的特色”“表象化的特色”“粉飾性的特色”“偷換了概念的特色”“不可能的特色”等現象,可以推測其中種種不同的目的。如果教育行政部門沒有闡明學校特色創建的清晰目標,學校對特色建設的選擇就會失去合理的依據,甚至變成需要校長苦思冥想的功課,特色建設實效也就無從談起。
1.分析區域範圍內高中發展的現狀
推進區域內高中特色建設,除了要考慮國家對高中教育發展的基本思路、戰略措施,還要深入分析本地的教育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在此基礎上進行整體謀劃,科學設計。
例如,北京市在開展高中特色發展試驗項目時,首先分析了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的現狀[1]:當前,北京高中教育麵臨著同質化現象的挑戰,這幾乎是高中教育發展的瓶頸。分析原因:首先是學生及家長升學需求的趨同,這種升學的剛性需求促使高中學校不得不把升學作為辦學的主要目標;其次是教育方針政策的統一性、課程與教學目標的統一性、高校人才選拔方式的統一性決定了學校多樣發展的空間不足;第三是普通高中肩負著為人才成長打基礎的教育職責,辦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式不可避免地產生同質現象。目前,北京市高中教育發展正處於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主要體現在:北京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高中多樣化發展提出了客觀要求,也提供了物質保障;北京市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實現,減緩了一部分學校的升學壓力,為學校多樣化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北京市高校眾多、科研院所遍布,為學校多樣化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智力支持;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校不乏一些百年老校和名校,一大批有思想、有影響的校長成長起來,為高中多樣化發展提供了思想基礎和隊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