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國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

三、駐校模式的課程設置

字體:16+-

對課程設置的討論需要追溯到教學觀和認識論問題上。大學化教師教育對教學的理解是,假設教學具有相對一致的崗位描述,沒有明顯的角色上的區別,[1]因此未來教師所需要學習的知識是一致的,與他們將來任教的學區或社區沒有關係,由此導致大學化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是“理論本位和知識本位的”。[2]駐校模式對教學有不同的理解,認為教師、中小學生和學校都處於不同的政治、曆史、經濟和文化背景中,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教學和學習,所以教學的特征是“差異性”(diversity),[3]學者由此提出“文化回應性教學觀” (a vision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4]

在這種教學觀的指導下,駐校模式遵循著學術知識[5]與實踐者知識並重的教師教育認識論,認為教學知識的來源是多方麵的,包括來自大學的學術知識、來自中小學實踐者的知識以及來自社區的知識,因此,大學研究者不是教學知識的唯一創造者,還包括中小學教師和社區成員。正如學者所提出的,學習教學的素材來源於中小學課堂,中小學教師對這些素材具有發言的權利,也就是說教學知識來源於實踐和專業學習共同體。[6]這一認識論的轉型也是美國教師教育者追求的目標。[7]在這種認識論的指導下,駐校模式的課程設置包括兩條路徑:其一是理論課程,以傳授學術知識為主;其二是在實踐中學習,即學習實踐者知識。這兩條路徑並不像大學化教師教育那樣“各行其道”,而是交織在一起。

駐校模式的宗旨是服務於學區,為本學區培養教師。駐校模式提出,作為一名在某社區學校任教的教師,需要掌握情境性知識,即有關學習者的生活、文化傳統和經驗的知識。[8]因此,駐校模式的課程內容要根據學區的需要來設置,即具有“學區個性化”的特點。這正是體現了文化回應性教學觀。以波士頓教師駐校模式為例,其課程內容正是根據波士頓學區的8個有效教學維度(Dimensions of Effective Teaching)來設計的,不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中,學習都以這8個內容為主。包括:公平與高期望、教學計劃與實施、任教學科知識、監控與評估學生學業進步、反思、合作與個人專業發展、形成夥伴關係,等等。[9]以上內容需要在理論課程與實踐學習的交織中才能實施。完成以上學習,未來教師對將要執教的學區的政策、文化、社區成員、學生和學校情況等都有了理解,為教學做好準備。[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