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國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

一、美國教師培養第三條道路產生的背景

字體:16+-

在美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大學化教師教育成為教師培養的主要形式。尤其是近20年來,教師教育者經過不懈努力,開發與實施了許多成功的大學化教師培養模式。[1]同時,大學化教師教育也備受批評,例如,對師範生的學術訓練不足,[2]其智力品質不高,[3]教師教育課程隨意拚湊,內容分散不連貫,與中小學校缺乏聯係,[4]等等。

由於大學化教師教育無法完全滿足不同學區對師資的多樣化需求,在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支持下,自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出現了教師教育的第二條道路,即選擇性教師教育模式(alternative teacher education )。這種模式是在大學化教師教育之外探索的一條培養教師的新途徑,以滿足學區的師資需求。但是,這種模式的培養質量參差不齊,有的項目是精心設計的,有嚴格的錄取、培養和入職教育過程。有的項目則不然,隻有幾周的培訓時間,缺乏實習指導,畢業生得不到充分的培訓就進入教學崗位。[5]

當前,上述這兩條道路都麵臨著危機與挑戰。大學化教師教育受到了更多的圍攻,[6]學者稱其為大學裏的“灰姑娘”,因為這種模式的師資配備欠佳,缺乏資源開發實習場所,缺乏財力和智力協調師範生在大學課堂所學的內容與中小學教育的關係,[7]還麵臨著失去專業權限(professional jurisdiction)的挑戰。[8]對於學區而言,大學化教師教育的問題在於:難以吸引學業優異的出色學生進入教師教育專業;師範生得不到優秀中小學教師的指導;沒有針對學區的師資需求來培養教師;缺乏資源對畢業師範生進行入職指導;對畢業生的效能(effectiveness)缺乏問責。[9]替代性教師教育模式則被認為是代表了一種有意義的但卻是失敗的改革教師教育的嚐試。[10]

學區作為教師的“消費者”,對以上兩條道路的培養質量存有不滿。以波士頓學區為例,其督導認為,美國城區學校(urban schools)麵臨著越來越複雜的矛盾和困境,而大學教育學院卻不能成功地為城區學校培養教師。因此,學區決定自己培養教師,根據本學區的需求培養適於在本學區授課的教師。[11]波士頓學區創建的教師培養模式包括未來教師的錄取與篩選、培養、分配工作、入職指導以及教師領導力形成等過程,整個項目的實施時間為四年,其中培養階段為一年,入職指導以及教師領導力形成階段為三年。該模式錄取具有本科學位的人員進行培養,屬研究生層次的教育。整個過程尤其是培養環節主要在學區所轄的中小學校完成。由此得名“駐校模式”(Urban Teacher Residency,UTR),也被稱為美國教師教育的“第三條道路”[12]。目前,波士頓、芝加哥、丹佛、費城、紐約、孟菲斯等學區先後共設置了九個駐校模式,成立了聯盟,還製定了“駐校模式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