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國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

第三部分 美國教師職前培養

字體:16+-

第十一章 美國教師培養的第一條道路:大學化教師教育

一、大學化教師教育的專業設置:宏觀結構

美國的正規教師教育曆經一百七十餘年的發展,在各類高等教育機構中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師教育專業(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雖然“這些教師教育專業最大的共同點是多樣化”,[1]但是,從宏觀層麵來看,它們還是呈現出類似的結構性特征。這些結構性特征直接影響到教師培養的年限、學曆層次,直接涉及未來教師的任教學段以及任教學科等。因此,分析這些結構特征有利於我們深入了解美國的教師教育製度。本章從時間結構、學位層次、任教學段結構(即培養某個教育階段的教師)和任教學科結構等幾個方麵進行分析。

1.美國教師教育專業的時間結構與學位結構

從曆史上看,美國教師教育專業的時間結構與學位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與教師教育大學化的過程是一致的。19世紀20年代開始的公立學校運動直接導致了美國公立師範學校的產生。“成立之初的師範學校設置一年的課程,隨即延長至兩年,有的甚至延長到三年”。[2]進入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種二至三年的教師教育專業時間結構隨著師範學校的升格而延長至三年,再隨著州立教師學院的升格而延長至四年,上升到學士學位層次。到20世紀50年代,四年製的本科教師教育專業成為一種傳統而典型的時間與學位結構。這種結構變化的意義在於:通過延長修業年限而提高教師培養的質量;把教師教育從中等教育層次提高到高等教育水平;尋求教師教育作為一種專業教育的地位;有學者從社會學的角度提出,“其意義在於提高教師和教師教育者的身份地位”。[3]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教師教育大學化的路徑是多樣的,其他路徑[4]的教師教育專業的時間與學位結構在早期變化並不明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才出現明顯的變化。這一變化的共同特征是在時間結構上超越傳統的四年製,提高至學士後水平。這種變化是基於兩種假設:“四年的時間不足以使教師在普通教育、學科專業教育、專業教育(professional studies)上得到良好的訓練;延長到研究生層次就能夠使教師得到更好的教育並提升教學專業的地位”。[5]具有代表性的是哈佛大學創立的兩種模式:其一是1920年隨著哈佛大學哈佛學院教育分部升格為教育研究生院以後,由首任院長亨利·霍姆斯(Henry W. Holmes)倡導的“4+1”(年)教育碩士專業(Ed.M.);其二是1936年由時任校長科南特(James B. Conant)倡導的“4+2”(年)教學文碩士專業(M.A.T.)。這兩種時間與學位結構在創立之初發展緩慢,進入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後在全美得到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