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教師教育的自由性與技術性之爭主要發生在19世紀的文理學院和師範學校之間,那麽教師教育的學術性與專業性[1]之爭則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的州立綜合大學以及教師學院的內部,並且,這一論爭可以理解為自由性與技術性之爭的繼續。
“學術性”是指高等院校對高等教育中理性、學術與知識等目標追求的一種傾向,其價值取向著重於增進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進行高深學術研究、從事學術性工作的能力;“專業性/職業性”則指高等院校對高等教育職業功能偏好的一種傾向,其價值取向著重為滿足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需要服務,培養學生從事專業實際工作的能力。[2]
導致教師教育的學術性與專業性之爭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學術學科發展的結果。在20世紀初,隨著師範學校的升格運動,一批師範學校轉型為州立教師學院和綜合大學。在新轉型的教師學院和綜合大學中,學術學科(academic subjects)教授的數量不斷增加,他們畢業於綜合性大學,承載著綜合大學崇尚學術和研究的文化傳統。他們將學術取向的文化帶入教師學院和綜合大學中,鼓勵學生主修學科專業,力求將教師培養為學術學科專家;其二是心理學發展的結果。20世紀初,隨著心理學的迅速發展,教學和教師成為心理學家研究的重點,並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教師教育為擺脫“缺乏科學的理論基礎”的指責,將心理學的理論引入課程體係中,致使教師教育的重點內容發生了轉變,課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教育學、教育史、教育心理學、教育測量、兒童心理學等。這種倡導學術教育和倡導以教學方法為主的專業教育形成了對立,由此引發了學術教授和教育教授之間的論爭。
雙方論爭的核心問題是:教師應該具備什麽樣的知識,是學科專業知識還是教學所需的專業知識。學術教授認為,教師是天生的(teachers are born),隻要掌握了學科專業知識就能夠從事教學,而不需要什麽教學方法和策略方麵的知識,他們相信教師就是學者,而學者必為良師,培養教師就是培養學者。這一思想源於教師教育的學術傳統,即“自由教育是教師教育的內容,教師被視為學者和學科專家,學科專業知識被視為教師教學所需要的所有知識。”[3]教育教授則認為,教師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培養的(teachers are made),教師需要懂得如何去指導學生,如何將學科專業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