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為我們而活著的,我們卻為他們而活著。孩子的降臨給成年人帶來了一件禮物:體驗可能性的禮物。如果教育學是成年人和孩子相處的學問,那麽教育學首先就應該是可能性的教育學,希望的教育學,未來的教育學。因為,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未來充滿了可能性,他們不僅僅活在當下,他們有自己的“明天性”(博爾諾夫語,亦可譯成“朝氣”)。[1]作為父母和老師僅僅計劃或設定目標,那還不是真正的希望。希望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它必須要有存在感和實在感。用英文表達就是“lived hope”,是一個人實實在在活出來的希望,是每天都能感覺到的生活熱情。因為前路還有可能性,我們勇於探索。每當我看到女兒興致勃勃地學習著各種知識,這讓我反觀到成年人的頹廢,仿佛女兒就是希望的象征,她能鼓起我生存的勇氣。我們要把孩子體驗為希望,把他們理解為可能性。孩子讓我們成年人意識到了自己的可能性,產生一種強烈的願望: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時,孩子成了成年人的老師,孩子們充滿朝氣、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們多少能喚醒成年人不思進取的麻木之心。教育孩子有可能轉變成自我教育。其實,孩子在很多方麵都是成年人的老師,隻是精神愚鈍的成年人很少把自己的孩子看成他們的老師,有“智慧感”的成年人才可能具備這種謙卑的品質。
生活永遠在對我們此刻的生活情形質疑。“這就是我的生活嗎?我應該這樣來度過光陰嗎?”在與這個孩子共同生活的日子裏,我無法回避地成為一個榜樣。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向孩子盡量展示生活中各種具體的生活方式。我看見孩子在學習我的手勢,模仿我觀察和做事的行為,觀察我對事物的反應方式以及我消磨時間的方式等。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是否希望我的孩子這樣做事和生活呢?我們成年人有資格引領孩子嗎?我們有資格成為孩子的榜樣嗎?這種希望的教育學也在督促著父母和老師重新“認識你自己”,挖掘自己新的可能性,改變自己的生活,擁有堪稱“偉大的價值觀和信仰”。隻有在不斷反思自己、改變自己的過程中才能培養其更加敏銳的鑒賞力和豐沛的感覺,才會同情地理解孩子們成長中的苦惱和困難。我們現在的棘手問題是許多父母和老師自己不思進取,過著頹廢的生活,這就使孩子們深受其害。成年人常常是有毒的(範梅南使用tox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