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的形而上之道
關於“教”,中國古代聖賢亦有精微的論述。《中庸》有“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1]孟子在《孟子·離婁下》曾說過:“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2]韓愈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有“教”有“師”處,必有一個“道”字。葉聖陶也說“教是為了不教”,這“不教”之道還需慢慢體悟。無論是儒家之道,還是道家之道,還是“不教”之道都有一個與“術”相區別的“形上之道”。“術”,包括各種技術,都可以說也可以教,但我們卻不能直接把“道”教給別人。好在,它可以通過間接的學習,體“道”,悟“道”。因為,“道”有可以意會卻難以言傳之處。好在,人有人的本質。人可以思想,可以領悟,可以學著去思,去理解意義的世界和難言的“道境”。
“庖丁解牛”,人可以教其中的“解牛之術”,而遊刃有餘的“解牛之道”就要靠個人的理解和領悟了,沒辦法直接傳授(“教”)。但可以“讓-學習”(let-learning)(海德格爾對於“教”的本質定義)。漢語的“習”字,甲骨文的象形意義是“小鳥學著飛翔”,是親臨事情的現場,參與其中,實踐不輟的意思。“讓”不是“強迫”,是一種邀請,一種召喚,一種請求,引領孩子們上路,思存在之思,習行不止。生命整體投入的存在之思也是“手工活”(hand-work,海德格爾語),有身體的直接參與,它與純形而上學的概念思辨有著明顯的區別。20世紀,海德格爾橫空出世,一生執著於“存在”的思考,晚年思及ereignis。他自己就說,像赫拉克利特的logos和老子的“道”一樣,他的ereignis同樣不可翻譯。但我們還是試圖去理解海德格爾的“道說”,理解他關於“教”的言說。當我們以極大的耐心和專注去聆聽海德格爾“在的呢喃”和“教”的高遠時,我們或許能走上追問“教”之師的道路,隨他一同漫遊,甚至跳躍,或許會遇到一片“林中空地”、澄明之境而後變得豁然開朗。到那時,我們會對教師和教師教育有更多沉默中的意會與默識。理解,才能更好地感覺它。讓我們一同隨著海德格爾和範梅南踏上思想之路,去追問“教”之師和“教”的本質。海德格爾曾經說,追問乃思之虔誠。就讓我們懷著謙卑和虔誠之心,去嚐試與海德格爾和範梅南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