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近範梅南

六、現象學教育學在美國的發展

字體:16+-

20世紀70年代,就有學者用現象學研究教育問題,著名哲學家有Maxine Greene, Leroy Troutner,Donald Vandenberg。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克爾曼斯(Joseph J.Kockelmans),荷蘭哲學家,後移居美國,他翻譯出版了《現象學心理學:荷蘭學派》(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The Dutch School,1987)。該書是Linschoten 和Vandenberg編輯的《人與世界》的選集。密歇根大學的L.S.Barrit與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Beekman,Bleeker和Mulderij合著《教育的現象學研究手冊》(A Handbook for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in Education,1983)。

美國對現象學教育學的理解可以參讀派納等所著《理解課程》中的第八章,文中把課程理解為現象學文本[1]。現象學通過嚴肅的、艱辛的努力去深刻地真實地理解經驗。現象學者駁斥理性主義(rationalism)(其中,實在的“底線”是邏輯)和經驗主義(empiricism)(正如20世紀主流社會科學所闡述的那樣,實在的“底線”是它在統計學中的數學表征),因為它們難以描述人們對世界的體驗。現象學研究者質疑的是:現象,即“實事本身”(the things themselves)如何在個體的體驗中呈現它們自身,尤其是當他們在實際體驗時間中呈現自身的時候。

對於現象學研究者而言,“意識”是一個重要範疇。然而,格林(Maxine Greene)注意到這一術語不能表示“內省”(introspection)。人的意識朝向世界,而不是背離世界。範梅南說,當植根於世界中時,現象學研究就是一種“詩性活動”,即經驗的美學表現。教育製度的日益“科層化”,教育研究和知識形式的“技術化”影響,傾向於侵蝕我們對日常生活中教育能力的理解和反思性實踐(praxis)。格林解釋道,意識的現象學概念是“體驗情境”(experienced context)或生活世界。範梅南勾勒了現象學研究的五個特征:①現象學研究考察體驗。研究被直接體驗到的生活世界,而不是我們先前概念化的世界;與容易達到的日常“實際”世界相比,個體尋求經曆和揭示更深層次的經驗。現象學者尋求對世界的更直接的體驗和際遇。②現象學研究尋求經驗的本質,倡導通過“本質還原”去“懸置”“自然態度”。③現象學研究的是智慧(thoughtfulness)的意識實踐。④現象學研究並不是為知識而生產知識,而是為了揭示人類的意義而生產知識。⑤現象學研究總是體現出詩性的特質。像詩一樣,現象學試圖運用一種富有魔力的喚起性的原初的聲音,現象學者旨在利用這種聲音呈現為對世界的原創性“演唱”。我們可以說,現象學語言“歌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