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爾伯塔現象學教育學概述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現在,在加拿大西部的阿爾伯塔大學,解釋學現象學的研究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推進,在教育研究中,他們繼承了荷蘭烏特勒支學派的現象學教育學研究傳統,在重新闡釋傳統的同時,也創造性地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1976年,馬克斯·範梅南就職於該大學的教育學院,標誌著阿爾伯塔現象學教育學的開端。初期發展的時候,在課程、研究計劃和研究生興趣方麵,他們努力爭取一種更加激進的研究方法可以被製度化。教育的人文科學研究生計劃能被校方接收,賴於以下幾個因素:校方和學院積極、寬容的環境鼓勵人文科學研究;解釋學現象學研究和社會科學的理論發展有了令人信服的方法論和哲學依據;為兒童和教師的教育生活世界的解釋性研究提供實踐的方法研究技巧;實例研究的文本也充滿教育學的魅力,特別是在課程和教師教育領域。
範梅南對於烏特勒支學派的著名學者如蘭格威爾德、比茨、博爾諾夫、斯特拉塞和範登伯格的解釋學現象學人文科學研究進行翻譯和重新闡釋,並利用社會科學和哲學資源,如狄爾泰、梅洛·梅洛·龐蒂和海德格爾。同時還借鑒北美的人種誌、人種誌方法論、分析理論、符號學和後結構主義的理論資源進行創造性研究。形成的文本有《實踐現象學的寫作》《作為方法的教育學文本:作為寫作的現象學研究》《教育故事》等。
範梅南和比克曼(Ton Beekman)、巴利特(Loren Barritt)等人一起,每年舉辦一次國際人文科學研究大會。1980—1990年,範梅南發起了一個每周聚會一次的人文科學圈子,吸引那些誌趣相投的教授和博士生。參與者包括哲學係的海德格爾研究專家伯奇(Robert Burch),社會學係的毛羅(Ray M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