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烏特勒支學派概述[1]
20世紀20年代,哲學家和語言學家Hendrick J. Pos(1989-1955)將胡塞爾現象學介紹到荷蘭;隨後,海德格爾哲學經由法國傳入,而法國的存在主義(存在哲學)思想對荷蘭的影響更為深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孕育和發展出了現象學教育學(fenomenologische pedagogiek,phenomenological pedagogy)這一新的教育哲學探索方向。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大學的拜滕狄克(Frederick Buytendijk,1887- ),蘭格威爾德(Langeveld,1905-1999),比茨(Nicolaas Beets,1915-?),林肖頓(Jan Linschoten),範登伯格(Jan Hendrik van den Berg)等形成了烏特勒支學派(Utrecht School)。他們都是專業實踐者,從事心理學、教育學、精神病學、社會學、犯罪學、法學和醫學的研究與實踐。這種成員構成的複雜性與後來現象學教育學發展期的加拿大阿爾伯塔迥然不同。
1946年,拜滕狄克受蘭格威爾德的邀請到烏特勒支大學工作,標誌著烏特勒支學派的開始。蘭格威爾德強烈的人文主義情懷與拜滕狄克一拍即合,甚為默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動**不安給荷蘭青年人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創傷,荷蘭社會擔心青年人的未來。因此,學術上有整合各種學科的傾向,以應對時代的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文主義”和“人格主義”成了兩個關鍵詞。在個體生命的自我負責和社會參與的旗幟下,烏特勒支學派不辱使命、奮力遠航。
除拜滕狄克外,還有一位標誌性的人物,名曰李姆克(Henricus C.Rümke),他是現象學精神病學家,現象學教育學的領軍人物和開拓者。1923年,他利用雅斯貝爾斯的觀念“同感直覺”(empathic intuition)完成了畢業論文《幸福感的現象學和精神病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