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教育學與德國文化教育學傳統淵源甚深。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著名現象學教育學家馬克斯·範梅南在其論文《教育理論化的一個實驗:烏特勒支學派》中明確寫道,荷蘭烏特勒支學派的領軍人物“蘭格威爾德被認為是德國文化教育學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並與德國教育思想傳統緊密相連。他在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哲學那裏尋求早期的靈感,也在文化教育學的代表人物狄爾泰、施萊爾馬赫、博爾諾夫、李特和福利特納那裏尋求社會哲學思想”(範梅南把施萊爾馬赫也放在文化教育學中,似有筆誤。施萊爾馬赫死於1834年)。
在鄒進的著作《現代德國文化教育學》中有一個“文化教育學流派發展演變譜係圖”:第一代是狄爾泰的生命哲學,精神科學理解方法;第二代是諾爾的教育關係、曆史哲學,福利特納的解釋學教育學,斯普朗格的精神科學心理學和文化教育,李特的教育與文化和陶冶理論;第三代是博爾諾夫的存在哲學教育學和人類學教育學,庫勒的教育科學的自主性,邁斯特的陶冶理論和教育理論, 蘭格威爾德的現象學教育學。[1]
從這個譜係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現象學教育學的發源地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烏特勒支學派的領軍人物蘭格威爾德位列德國文化教育學的第三代,這說明現象學教育學的發源除了現象學哲學的理論資源外,還有德國的生命哲學傳統和文化教育學傳統(也可以翻譯為精神科學教育學)。即使到了現象學教育學的當代發展時期——加拿大的阿爾伯塔大學,這條德國精神科學的血脈依然跳動著,並且生機勃勃。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現象學教育學的代表人物馬克斯·範梅南在其代表性著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的前言致謝中明確表達了“蘭格威爾德的現象學教育學精神在他的書中隨處可見”,[2]在《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的前言中,範梅南寫道:“本書是對文化教育學(狄爾泰-諾爾學派)和現象學教育學(烏特勒支學派)的反思性研究和拓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