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複雜性:組織係統管理理論的著眼點
美國管理學家巴納德認為,組織機構都擁有自身的目標或目的,而這一目標或目的很有可能相悖於個人,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用“效率”和“效力”原則來解決問題。如果一個正式組織能夠達成目標,就說明其組織是有效力的,而在其中成員的個人目標是否實現則決定了組織的效率如何。這種管理理論具有模型化、開放性、宏觀性的特點。將這一理論應用於教育中,可以使管理者更清晰地看到學校是一個複雜的整合體,隻有全麵協調學校內部的問題,才會使學校向前發展。同時,學校又處於社會係統之中並作為子係統,學校的角色和地位的變化將直接決定教育的效率和效力的問題。[11]在理解組織時,最有效的方式是把組織當作一個係統,係統可以定義為為了特定的目的而作為一個整體發揮作用的一係列相互關聯的要素。彼得·聖吉主張必須將組織當作一個整體來研究,同時考慮到其他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係及其與外部環境的關係。
(二)係統管理在校園環境管理中的應用
學校依據科學理念管理,更多采取協調、組織、指揮、協調與控製的手段,形成了一個靜態的、可以控製的封閉係統。在這個係統內部,管理者依靠職務的權責限定對管理對象實施標準化、規範化和程序化的管理。但是,這一模式忽視了環境的複雜性和可變性、任務的特殊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教育資源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管理者不能隻注重有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而忽視無形資源的價值。學校由無數的變量構成,組織管理也應處於運動之中,其成敗與對環境的認識和對條件的利用有關。校長作為學校管理的主體,麵對組織由他組織狀態向自組織狀態演變的實際情況,可以運用SWOT分析(見圖5-2)來提出治校的係統方案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