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過程中,古人一直強調知、情、意、行的統一。其中,“情”指的是情感體驗,在現代的德育趨勢中,也越來越注重道德情感體驗。因為“情”既是“知”與“意”轉化的橋梁,又是“行”的動力。如以培養道德情感為主旨的體諒模式的創立者、英國學校德育專家麥克菲爾(McPhail)對德育中那些過於理性的方法提出批評,認為它們損害了人性的最好情感,主張滿足人類的愛與被愛。基爾申鮑姆(Kirschenbaum)也提出通過感受與溝通增強情感體驗的觀點,他認為,“感受包括:珍視、愛護,有良好的自我感受,意識到自身的情感。溝通包括移情,即傾聽、理解他人選擇的心境”[19]。學校在開展德育活動時,要注意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引導學生追求人世間的真善美,並從中得到快樂感、成功感、幸福感。如要培養學生“心中有父母”的品德,可選用有關親情的故事素材,讓學生走進故事情境,進行角色,這樣特別能讓學生動情、用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發生在汶川地震的一個故事《來自天堂的短信》就是一個很好的素材。
案例分享
來自天堂的短信
地震後的第二天,搜救隊隊員在北川縣的廢墟中看見了她:她一動不動臥在廢墟中。透過那一堆鋼筋水泥的間隙,人們可以看到她倒下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隻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看上去慘不忍睹。
救援人員確認她已經死亡,但救援隊隊長卻在她身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廢墟被清理開,在她身下出現了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裏麵包裹著一個大概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因為母親的庇護,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還安靜地睡著。隨行的醫生解開小被子準備做些檢查時,發現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裏,手機屏幕上是一條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落淚了,手機在人群中默默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在低聲地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