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校長如何營造育人文化

二、學校與文化的邂逅

字體:16+-

(一)學校需要文化

在我國,伴隨著20世紀80年代的“文化熱”,人們開始自覺地把校園文化作為一門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並在理論上給以深層次的探討,在實踐中有效地利用[7]。校園文化伴隨著學校校園的出現而存在,因為雖然“校園文化”這一概念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但它的存在卻並非從那時開始。

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了第十二屆學生代表大會,幾位競選學生會主席的學生同時將如何推進校園文化的建設作為競選旗幟。同年,各高校開始開展以建設校園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節活動。各校學生會、學生社團以及學生個體單位也開始舉辦各種類型的文化創造活動,至此,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活動開展出現了**。校園文化的理論研究隨著校園文化建設的熱潮而開始。沈輝在1986年發表了第一篇校園文化的論文《校園文化淺析》,稍後又發表《校園文化的特征、功能與建設》,從而引發了有關學者對校園文化的興趣[8]。此後,學術界對校園文化的研究已蔚然成風,校園文化的建設有了跨越式的發展。

(二)校園文化的“秀外慧中”

“校園文化”最早是由美國學者華勒(W.Waller)於1932年在其《教育社會學》中使用了這個詞,他指出“校園文化形成的來源之一是年輕一代的文化,其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前者是由學生群體中的各種習慣傳統、價值觀念以及受影響而產生的情感心理和表現行為等構成。後者則代表了教師的成人文化,由教師群體的各種習慣傳統、規範準則、價值觀念和心態行為等組成”,是“學校中形成的文化”[9]。赫克曼(Heckman)對校園文化的理解也常常被引用,在他的理解中,校園文化是教師、學生和校長所持有的行為方式;同時,校園文化和學校本身的傳統與曆史也有密切的關係,即校園文化應該是學校全體成員所共同具有的和共享的信念,其形成又是與特定的學校曆史傳統相聯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