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校長如何營造育人文化

五、開發滲透幸福理念的校本德育課程

字體:16+-

學校構建德育校本課程,規劃德育活動體係,是學校致力幸福德育,打造學校個性化、生活化以及藝術化德育的重要途徑。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強調:“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積極開發並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學校應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及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廣泛利用校外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和科研院所等各種社會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積極利用並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18]教育部關於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的實施意見也規定:“中小學校要把升旗儀式作為開展經常**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形式,要組織好瞻仰革命聖地、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活動,讓青少年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鍛煉意誌,培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19]

然而,目前一些學校的德育課程,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探究欲望不強,興趣不濃,課程實施的效果不夠理想,也就是德育課程本身就不“幸福”,如何幸福學生呢?究其原因,一是德育工作沒有很好立足學校實際,沒有立足於師生對幸福的理解和深挖學校德育文化底蘊。二是德育活動沒有回歸到學校生活、學生生活中,沒有成為學生精神生活和幸福成長的需要,從而導致德育工作實效性不強,德育不幸福。如何解決學校德育工作自身“幸福”問題的需要,如何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品質,將德育校本課程建設上升為係統幸福工程,使德性素養的全麵提升轉變成為學生的幸福現實呢?為了適應學生學習體驗,為了尊重學生個性,為了學生的幸福成長,學校需要“量體裁衣”式的校本德育課程。在校本德育課程中,促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判斷能力、自我控製能力、自我幸福能力以及知識學習能力的發展;在校本德育課程中,培養青少年的國際視野、合作意識、誠信品格等現代德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