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隱性文化是班級文化的魂,對顯性文化起著製約和支配的作用,其具有顯性文化所達不到的教育引領作用。相對於班級顯性文化來說,隱性文化的建設更加具挑戰性,甚至需要一個持續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將自己的帶班理念和價值取向滲透在一個又一個的教育細節和德育活動之中,讓學生從中領會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意義,並引導學生從中建立一種科學、健康的學習模式和生活方式,以此來激勵他們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邁步。[1]
(一)建立班級管理製度
班級製度是班級發展的基石,是班級文化藍圖成為現實的有力保障。在製定班級管理製度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根據班級目標和班級價值觀,引導學生參與討論、修改,這樣的製度才會得到學生的認可和遵守。
班規是班級製度的集中體現,此處僅以班規為例來幫班主任理清製定班級管理製度的過程。
[案例5-5]
唐代白居易曾說:“仁聖之本,在乎製度而已。”同理,個人的成長、班級的良好運轉也離不開班規的約束和保障。
去年,我接手高一(6)班,這是一個新組建的理科班,學生來自年級27個班,絕大多數相互不熟悉(注:我校是在高一下學期進行文理科分班)。因此,建班伊始,我就和學生開始探討研究班級製度文化的建設事宜,並製定了各種班級管理章程,為班級營造了良好的製度文化環境。
在我看來,製定班規首先要弄清楚以下問題:班級是誰的班級?班規是誰的班規?班規由誰來製定,如何產生和修訂,如何與學生的評價機製相結合?理清這些問題,再去製定和落實班規就水到渠成了。
第一步,廣泛宣傳,明確班規的重要性。由於學生比較習慣由老師來製定班規,所以要點燃學生製定班規的熱情。首先,我在課下與多名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其次,我在班上鄭重說明班規的重要性,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接受班規。這既對學生進行了民主思想的啟蒙教育,也讓學生明白班規是集體的意誌和智慧的結晶,是形成優秀班集體的製度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