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課前準備不僅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在課堂一開始就進入狀態,而且還影響著教師上課的情緒和教學效果,也影響著教師對班級的評價。教師在建班伊始,就應該重視課前準備,培養學生課前準備的習慣,不僅要準備好學習必備的用品,如上課要用的課本和文具,而且還要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以最好的精神狀態聽課。
[案例3-24]
記得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學生的自理能力比較差,常常把東西亂放。有一天下課的時候,我檢查學生的書桌,發現很多同學的書桌上和書桌抽屜內都放滿了東西,而且很亂。於是利用課前兩分鍾,我讓學生靜靜地看著我課前準備。緊跟著向他們提問:“你們剛才觀察到了什麽?”有的同學回答:“老師剛才把桌麵整理得很整齊。”我對這位同學的細心觀察進行了表揚。然後給學生講了我上學時的學習習慣。我告訴他們:“老師在上學的時候,經常把自己的學習用品放好,總是把書本放在書桌的左邊,學習用具放在書桌的右邊。下課後先把下一堂要上的科目的書擺放好,才出去做一些有益的遊戲活動。並且老師現在還保持著這個好習慣。老師相信你們也是有著良好習慣的好孩子。”學生們頻頻點頭。
第二天,我一上課,我看到很多同學的桌麵上和書桌抽屜內的書本、文具擺放得十分整齊。借此我對這些首先養成好習慣的學生進行了表揚,並在他們的榮譽本上貼上“整理小能手”的小獎勵,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激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並希望他們能夠幫助身邊的同學,讓其他同學也能像他們一樣有一個好的習慣。
第三天,更多學生的學習用品擺放得很整齊。
……
現在,班裏學生都養成了這個好的習慣。我心裏非常開心!
這件細微之事讓我思考了很多,有時身教更勝於言傳,作為教師,要時刻注意“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每一個細小的言行都能成為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做好一麵榜樣鏡,隻有讓學生置身於良好的環境,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才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和做人做事態度。